•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22:15:10 股吧网页版
前湖北首富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去世 家居巨头深陷风暴眼
来源:财联社

K图 000785_0

  财联社7月28日讯(记者李洁)一则湖北前首富居然智家实控人汪林朋坠楼身亡的传闻,震惊了家居建材行业。

  消息传出后,7月28日居然智家股价一度跌停,截至收盘时,其股价报收2.94元/股,跌幅为6.96%。

  随后于7月28日晚间,居然智家(000785.SZ)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不幸身故。汪林朋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将按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公司全体董事推举执行总裁王宁先生暂代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CEO等职责。汪林朋为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会对其为公司付出的无数心血和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7月23日,居然智家(原“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刚刚结束三个月的留置调查,变更为“责令候查”状态。然而不到五天,这位曾叱咤中国家居行业的商业巨子突然离世,结束了57年的人生历程。

  汪林朋的突然离世,让居然智家这家曾与红星美凯龙齐名的行业巨头,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人士认为,汪林朋的离世,为居然之家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作为公司灵魂人物,其主导公司多年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其离去可能导致战略执行停滞、管理层动荡、投资者信心受挫等问题。

  就此,居然智家在公告中也坦言,目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已对相关事项做了妥善安排,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将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勤勉尽责,致力于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解除留置措施5天后去世

  汪林朋走出留置室时,没有人想到这将是他在商场上的最后几天。这位曾誓言“五年内开店600家,十年内开店1200家”的商业巨子,未能继续其规划的公司转型。

  在此之前,居然智家一则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被留置的公告,曾引发市场对该公司及汪林朋的关注。

  今年4月17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居然智家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 CEO 汪林朋先生家属的通知,其于近日收到由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汪林朋先生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这一纸《留置通知书》和立案调查的通知,引发市场各种猜测。尽管公司声明,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但投资者信心仍遭受重创,股价的大幅波动直观体现出市场的担忧。

  历时3个月,居然智家7月23日发布公告称,汪林朋留置措施解除,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并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履职。就在外界认为汪林朋将重掌居然智家时,却传来其突然离世的消息。

  目前,汪林朋被留置调查的具体原因,居然智家方面尚未披露。

  而在汪林朋被留置期间,其持有的居然智家3.72亿股被司法冻结,占公司总股本5.97%,其中2.79亿股股份为高管限售股份,预计2025年10月16日解冻。

  对此,居然智家在公告中披露,汪林朋最近一年不存在大额债务逾期或违约记录,不存在主体和债项信用等级下调的情形,不存在因债务问题涉及的重大诉讼或仲裁情况。公告称,汪林朋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侵害公司利益的情形。

  而在此之前的2023年,汪林朋作为居然智家控股股东通过转让股权以及多次减持居然智家股份,套现超20亿元,引发了外界关注以及“跑路”传言。

  2025年3月,汪林朋出席了居然智家新春座谈会,其在会上曾提到退休、跑路等市场传言,并表示,“现在外界有个谣传,老汪跑路了,我真没有想退,真没有想跑。”

  “在座各位50岁、60岁相当于过去的30岁,将来要活到120到150岁才行。不能退,退了人生会很无聊。”

  公告显示,汪林朋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与一致行动人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慧鑫达建材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27.35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3.93%。

  借壳上市的资本棋局

  公开资料显示,汪林朋1968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1990年步入职场后,其先后担任商业部财会司主任科员、中商企业集团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以及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1999年,其临危受命出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01年,国企改制盛行,汪林朋斥资455.89万元成为公司股东之一,持股比例为8.99%,并在2015年通过中天基业收购其余自然人股东持有的股权,进而成为居然之家的实控人。

  2019年,汪林朋携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市场一度猜测,其被留置调查,是否与此有关。

  事实上,居然之家早在2017年7月就已启动上市进程,并在2018年2月出让36%股份引来阿里巴巴、泰康集团、云峰基金、红杉资本等16家金融机构的联合战略投资,总额达130亿元。

  当时外界曾认为居然之家会通过IPO上市,不过,其最终在2019年选择借壳武汉中商上市,这也成为汪林朋人生的高光时刻。

  2019年,武汉中商宣布收购居然新零售100%股权,交易总价值高达356.5亿元。而武汉中商为武汉市国资委的下属公司。

  这场交易堪称家居行业的重大事件,却也伴随着诸多争议,被业内称为“中国商业史上蛇吞象”案例。据了解,在最初发布这一重大重组计划前,武汉中商市值不足17亿元。

  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从武汉国资转移至汪林朋手中。在此过程中,汪林朋被指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套现50亿元,存在“左手倒右手”操作。

  在上市首日,居然之家市值即达到630亿元,成为A股家居卖场行业领军企业。

  同时,这一资本运作使汪林朋个人财富飙升,2020年新财富500富人榜显示其财富值达350.5亿元,登顶“湖北首富”。虽然此后汪林朋的财富开始出现下滑,但2025年3月,汪林朋仍以125亿元的财富登上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

  令外界好奇的是,在完全有IPO条件的情况下,居然之家为何选择借壳上市?

  一位从事公司证券的律师向记者表示,IPO排队企业较多,审核时间较长,审核标准严格,而借壳上市审核时间相对较短,审核标准较宽松,时间成本较小。

  “居然之家想要上市,而武汉中商想要转型,双方各取所需,尤其是居然之家董事长以及实际控制人汪林朋是湖北人,还是湖北商会的会长,有这层关系,双方的合作会比较默契。”一位熟悉武汉商业市场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

  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宋向前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居然之家的上市并不以融资为目的,而是为了尽快占领资本市场高地,来实现产业发展的愿景。”

  转型困局与豪赌

  然而,居然智家的上市光环,并未维持多久。

  近几年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家居企业遭遇严峻考验,居然智家也面临业绩下滑压力,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下降,核心业务板块收入缩水。

  财报显示,2024年,居然智家实现营收为129.66亿元,同比下降4.04%;归母净利润7.69亿元,同比下降40.83%,仅剩2021年的三分之一。

  进入2025年,居然智家这一下行态势未见好转,一季度净利润再度下滑。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5.58%;归母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下降39.3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下降42.84%。

  与此同时,公司财务结构风险凸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余额仅16.74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28.16亿元,偿债缺口达10亿元。

  面对传统卖场模式的衰退,汪林朋在离世前,其押注了一次战略转型。

  2024年12月,“居然之家”宣布更名为“居然智家”,并披露了六大自营IP,持续深耕设计、施工、材料采购等六条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在2024年12月的“智”飞大会上,汪林朋阐述了“巩固主业”和“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的发展战略。他当时雄心勃勃地表示:“居然之家只要在设计AI、智能家居、产业服务平台三个场景上跑出任何一个场景,则我们的前景是一片光明。”

  在国际化布局上,汪林朋在2025年2月的亚布力论坛上宣布:“居然智家未来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在已经成立的新加坡分公司的基础上,陆续成立美国分公司、欧洲分公司、中亚分公司、中东分公司,全力推进海外业务的拓展。”

  随后,2025年4月,居然智家推出“家居护航计划”,通过供应链重构、市场拓销、产业协同等三大举措,帮助外贸进出口家居企业应对挑战,该计划预计2025年带动内销规模超50亿元,并在马来西亚、印尼建设商贸物流园,提供“90天极速转口方案”,将关税成本降至10%。

  然而,汪林朋主导的转型战略刚刚开始之际,却突然离世。投资者由此担忧,公司控制权是否会出现阶段性真空,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如何,均面临不确定性。

  “汪林朋力推的设计AI、智能家居、产业服务平台,三大转型方向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作为核心决策者,其突然离世可能导致数智化转型停滞。不过,只要居然智家积极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进行变革与创新,仍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