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2.SZ,下称“湖南发展”)披露此前重组方案的具体细节,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告,公司将以15.12亿元收购控股股东湖南能源集团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电投公司”)旗下四座水电站控股权。
此次交易不仅是湖南能源集团自2022年控股上市公司以来兑现承诺的关键一步,更是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地方能源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强化主业竞争力的标志性动作。
15.12亿资本棋局
这场重组始于2025年3月19日,湖南发展突然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两周后,公司披露交易预案,拟收购铜湾水电90%股权、清水塘水电90%股权、筱溪水电88%股权及高滩水电85%股权。
四座水电站均位于湖南省境内,分属沅水、资水两大水系。其中,铜湾水电站规模最大,装机容量达180兆瓦,年等效利用小时数超3900小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至8月25日,交易价格最终敲定为15.12亿元,其中55%以股份支付(8.32亿元),45%以现金支付(6.81亿元)。股份发行价格锁定为7.81元/股,拟发行1.07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8.66%。
同时,公司启动配套融资计划,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8亿元,其中6.81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1.1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及支付中介费用。
此次收购,是湖南发展持续剥离非主业资产战略的延续。近年来,公司已陆续剥离与电力主业无直接关联的医养业务,同时注入蟒塘溪水电站等电力资产。
交易前,湖南发展运营管理湖南境内的三座水电站及一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可控总装机容量为23.4451万千瓦(约234.45兆瓦)。
四座水电资产注入后,湖南发展的可控装机容量将直接达到注入前的三倍,总装机容量增至77.8万千瓦(778兆瓦)。
这一变化将使湖南发展在湖南省清洁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显著提升。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重组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优化能源结构的关键举措”。
净利润跨越式增长?
此次收购最直接的财务影响体现在盈利能力的提升上。
2024年,标的资产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59亿元,净利润1.42亿元,显著高于湖南发展2024年全年净利润6211万元。其中,筱溪水电表现最为亮眼,单站净利润达5700万元。
且此次注入的四座水电站均位于湖南省内核心流域,合计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多湖南发展原有装机规模。
湖南发展的重组并非孤例。2024年以来,在“并购六条”政策推动下,电力国企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国家电投集团下属远达环保、电投产融,华电集团下属华电国际,以及淮河能源、甘肃能源、陕西煤业等地方能源企业纷纷开展资源整合。
某证券公司分析指出,这些动作旨在“理顺集团内外产业链与公司股权关系,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及优化资源配置”。
水电具备逆周期属性,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电价影响相对较小,在当下低利率环境中的配置价值尤为突出。此前行业龙头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能水电等均作出分红承诺,承诺分红比例分别达70%、55%、50%。
对此,湖南发展曾表示,通过将不同流域水电资产注入,可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为股东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