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8日讯(记者林坚)24小时过去,因无人出价,锦龙股份3500万股全部流拍,最终还是从拍卖平台下架。7月8日,锦龙股份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新世纪公司所持有的公司3500万股于今年7月7日14时至7月8日14时公开拍卖,最终因无人出价流拍。

锦龙股份3500万股全部流拍。
目前来看,这3500万股有三个关注点:
一是在本轮司法拍卖中,起因是新世纪公司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就相关融资协议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因未能在约定时间期限内偿还融资债务,中信金融资产申请强制执行,股权已在2024年10月被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冻结。
二是这部分股权是新世纪公司持有的锦龙股份部分股权,占所持股份比例16.59%、占锦龙股份总股本比例3.91%,且为非限售股。如果拍卖成功,也不会改变新世纪公司的股东地位,新世纪公司仍为公司控股股东,杨志茂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变化。
三是,这部分股份共被拆成17个标的,其中有16个标的为200万股,起拍价合计约4.29亿元,有市场人士彼时认为,标的拆分较小,更容易促进竞拍达成。目前来看,结果不及猜想。

图为新世纪公司持股被冻结的情况。
实际上,这并非新世纪公司所持有锦龙股份的股权今年首次拍卖,且上次拍卖是顺利卖出。今年2月18日至2月19日,锦龙股份共计6230万股在司法拍卖网上拍卖,起拍价合计超过7.5亿元,而在这6230万股中,新世纪公司持有的锦龙股份200万股被个人拍下,以2439.72万元的底价成交,但这200万股比例非常少,仅有0.8%。新世纪公司持股比例从50.05%下降至49.82%。
今年以来,锦龙股份的股权拍卖颇受市场关注。在上述6230万股股权中,除了200万股售出,余下6030万股均以流拍告终,且股份持有者为锦龙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杨志茂。记者注意到,6030万股于今年4月再度上架拍卖,最终3名自然人竞买拿下锦龙股份合计3030万股,另有3000万股还是流拍。

图为拍卖官网所示,今年以来锦龙股份的股权拍卖情况。
这部分股权是否还会继续出售,成为市场所关注的焦点。业界也关注,这背后反映出控股股东股权司法处置、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性以及未来发展走向等诸多关键问题。
控股股东债务压力何解?
为何多次拍卖?又为何多次流拍?一方面,此次拍卖源于新世纪公司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的融资协议违约。2024年7月,因未能按期偿还债务,新世纪公司及杨志茂作为连带保证人,被法院强制执行。从这一维度来看,是控股股东债务压力已传导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新世纪公司和杨志茂面临着数起执行案件。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拍卖开始前,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对此次竞买进行多起风险提示,包括竞买人条件、市场行情变化等。
据拍卖公告,如竞买人累计持有该上市公司股份数额已达到30%仍参与竞买的,竞买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办理,并向执行法院书面报告。
此外,买受人竞买成交并过户后,其权利义务应严格受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约束。竞买人已经持有的该上市公司股份数额和其竞买的股份数额累计不得超过证券法、公司法及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否则后果自负。
法院还反复提醒市场股价变动风险。拍卖公告表示,因股票总价值较高,参拍出价需慎重,一旦竞买成功,悔拍将承担严重不利后果。拍卖标的物的价值受市场行情等因素影响较大,有竞买意向者自行咨询专业机构。
另一方面,是锦龙股份的基本面有所承压。截至2025年3月末,锦龙股份资产负债率达到81.25%。2021年至2024年,锦龙股份已连续四年业绩亏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出现亏损,分别为-1.31亿元、-3.92亿元和-3.84亿元。锦龙股份2024年全年净亏损8923.01万元,亏损有所收窄。
保留了最后一张券商牌照
为了偿还债务等,锦龙股份实际上打算卖掉名下两家券商的持股回笼资金,但结果分化明显。最早在2023年11月,公司宣布拟转让所持东莞证券3亿股;2024年6月,公司进一步计划清仓中山证券股权。
东莞证券已顺利转让。今年6月26日,锦龙股份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向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此次交易已获得证监会核准,标的股份已完成交割。至此,东莞国资联合体合计持股比例由55.4%跃升至75.4%,控股权集中度显著提升。
对于此次交易的目的,锦龙股份称,将取得较大规模的资金回笼,将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现金流状况,满足公司的营运资金需求,维护上市公司及股东利益,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中山证券留在了锦龙股份自己手中。今年5月19日,锦龙股份公告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重组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防止公司在出售中山证券股权后可能出现主要资产为现金或者无具体经营业务的情形,公司决定终止此次出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