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AI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规模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2024年耗电量超1100KWh,其中,空调系统耗电占数据中心总能耗40%,节能技术革新迫在眉睫。
近日,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及机房空调” 与 “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机及空调器” 两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鉴定,均被评定为“国际领先”,其中“新型高效转缸式制冷剂泵”为国际首创。
本次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两项科技成果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节能效果优异,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东数西算”工程、AI算力爆发及绿色低碳政策的综合推动下,我国数据中心规模持续高速扩张,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架。在算力需求与恒温环境要求驱动下,数据中心成为新兴耗电大户。
数据中心有着“不冒烟的钢厂”之称,是能源消耗增速较快的领域之一。在此背景下,推动数据中心绿色转型、提升能效水平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工业、信息通信、能源、互联网、金融、公共机构6个领域,对照《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推荐一批能效水平高且绿色低碳、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类型包括智能计算中心、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
有通信行业从业人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传统通信机房运行中,空调是主要的耗能大户,占机房总能耗成本的30%以上。
如数据中心机房中摆放计算机设备及程控交换机产品等,由大量密集电子元件组成。要提高这些设备使用的稳定及可靠性,需将环境的温度湿度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机房精密空调具备恒温恒湿功能,将机房温差范围控制于±1℃,从而大大提高设备的寿命及可靠性。
在这种背景下,氟泵空调因其无需压缩气态冷媒的特点,在节能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机房空调节能技术发展趋势。格力电器首创的转缸容积式制冷剂泵,实现扬程范围较现有技术拓宽2倍,效率提升1至5倍,解决了传统制冷剂泵效率低、工况适应性差的技术难题。
据介绍,该技术将氟泵制冷模式的运行环温从5℃成功拓宽至20℃。以北京为例,高效氟泵制冷模式全年运行时长占比,从原本的40%大幅提升至66%;在广州,该技术使原本无法采用的高效氟泵制冷,突破至可在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运行。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运行环温可让节能效率大大提高。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介绍,如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新增需求全部采用转缸容积式制冷,预计每年可节电2.4亿度。
此外,国际制冷学会相关报告指出,制冷耗电量占全球总用电量的20%左右,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压缩机作为制冷空调的“心脏”,其耗电量在设备能耗中占比达到80%左右,是节能减碳的主要对象。
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多适应宽频高效转子压缩机及空调器,攻克了压缩机宽频能效低、高频可靠性差的行业难题,实现了1Hz~200Hz超宽频率运行,远超行业常规的15Hz-120Hz范围。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压缩机全频段提效5%,空调季节能效提升10%,低温制热量提升15%,真正实现用户体验与节能效果的兼顾。即使在-15℃低温环境中,其制热量仍不衰减。产品的能效与低温制热量大幅提升,进一步优化了使用体验和节能效果。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长李江表示,“压缩机和泵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多少年来一直是跟着国际发达国家后面跑的,格力的转缸式制冷剂泵,是一个创新,是一个突破,是由跟跑到领跑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