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年均自主检修率超97%、累计节约成本超千万元——在医药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东北制药内部一项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的精细化管理举措正结出累累硕果。自2018年混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后,东北制药坚持将党建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尤其在设备检修领域,走出一条从依赖外委到自主创新的降本增效之路。
精细施策,推动检修模式革新
东北制药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将检修精细化指标细化到每个岗位与操作环节,构建高效协同的自主检修体系。通过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划分责任区域、设立党员先锋岗等举措,凝聚全员创新合力,推动检修模式从粗放向精益转型。
在204分厂树脂交换设备维修中,党员骨干带头开展技术攻关。他们创新采用高压气流与化学浸泡结合的清洗工艺,成功使6720节水帽再生利用。分厂党支部书记表示:“从过去无奈更换到如今自主再生,不仅省下成本,还掌握核心技术,彰显了自主创新与精细化管理融合的优势。”分厂还通过“师带徒”教学,培养出专业水帽维护团队,累计节省采购成本12.85万元。
今年,东北制药各级党组织聚焦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全面激发党员先锋力量,通过“四个载体”预计全年创效2000万元。
精准发力,提升检修效率和质量
东北制药构建“党建+精细化管理”体系,让每个组织单元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责任主体。在检修工作中,创新实施“三个一”工作法:一个重点项目由一个党员牵头、一个技术难题由一个党小组攻关、一个关键环节由一个党支部负责,确保检修任务高质量完成。
能源保障中心党员袁麒盛带领团队,耗时7天完成6000立方米循环水池的自主清理。他们采用分段作业法,大幅提升清理质量与效率。101 分厂针对湿法混合制粒机检修,组织党员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精心制定方案,不仅提前完成检修任务,还使设备故障率降低60%。“从方案制定到现场执行,每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精细标准,既节降检修成本,又保障设备维护到位。”101分厂负责人表示。
机制保障,巩固降本增效成果
为持续释放自主检修价值,东北制药党委注重将检修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技术攻关、复合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分享等举措,打造“能生产、懂设备、善改造”的专业队伍;定期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小改小革案例分享”活动,促进技术经验转化;同时将自主检修形成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汇编成册,纳入员工培训体系,推动检修能力全员提升。
据统计,近三年东北制药年均开展近2000项检修项目,自主开展率超97%,累计节约成本超千万元。“精细化管理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更让‘精打细算、精益求精’成为企业发展特质。”公司党委书记王新鹏表示,自主检修实践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制造业降本增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