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百名应届硕博毕业生汇聚东北制药,8月1日起开启为期1个月的入职培训。目前,培训已进入尾声,新员工们也将奔赴公司各个岗位开启职业生涯。
自2018年通过混改加入辽宁方大集团以来,东北制药以更灵活的体制机制招贤纳士,用更有力度的奖励激励技术人才,大力营造“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反对守成”的创新研发氛围,培育持续创新的体制机制,打造综合研发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升级。“要确保企业拥有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持续发展的后劲,必须大力引进高端人才,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辽宁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说。
扩充研发队伍
混改给东北制药带来了体制机制新变化,也带来了新优势,有效激发了公司创新动力和活力,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生机。
东北制药董事长周凯表示,公司积极落实辽宁方大集团人才强企部署,聚焦药品研发创新、化学药转型升级、细胞治疗技术突破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等前沿领域,以人才突破带动创新突破。
今年3月起,东北制药招聘团队奔赴国内28所高校开展35场招聘,从1600余份简历中精挑细选首批百名硕博人才。7月酷暑中,公司派专人接机接站,为新引进的硕博人才提供新升级改造的青年公寓,公寓内配备了齐全的生活用品,让新入职硕博人才拎包入住。
为激发创新活力,东北制药还建立了全方位激励机制,对优质科研项目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对重大突破团队和个人予以丰厚奖励,打破学历资历限制,设置管理与技术双晋升路径,全方位构建起人才成长生态圈。
“来到东北制药后,我对这里有了新认识。这里既有深厚的产业底蕴,又有着蓬勃的创新活力。公司传统化学药业务优势显著,生物药业务前景广阔,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这里能真正派上用场。”北京大学整合生命科学专业博士于欣水说。
这份认可的背后,是东北制药以诚意筑巢、以平台育才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东北制药积极布局上海生物研发基地,收购北京鼎成肽源,构建起覆盖化学药、生物药、中药的全产业链研发体系。不少年轻人在这一平台快速成长,逐渐成为业务骨干。“这里不论资排辈,只有干到给到。”2023年入职的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张作鹏说。他仅用两年时间就从项目参与者成为重大研发项目主持人。
“我们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全面充实并壮大研发力量,不仅体现了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的态度,更展现了公司发展生物创新药的坚定决心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周凯表示,公司将以大规模硕博人才引进为契机,为员工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不断夯实并扩大在仿制药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在生物创新药赛道起好步,培育生物创新药业务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除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外,东北制药还为员工提供医疗费用资助福利、手机福利、“孝敬父母金”、“方大养老金”等特色福利,将关怀从员工个人延伸至整个家庭,实现“一人入职、全家受益”。
“这种以情感为纽带的留才机制,不仅能让人才因事业平台留下,更因情感认同扎根。”东北制药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楠表示,公司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人才服务全过程,化解后顾之忧,增强归属感,真正实现“留得住、用得好”,形成“企业重视人才、人才回报企业”的良性循环,以人才为“磁芯”打造创新要素“强磁场”。
完善研发体系
东北制药产品长期以来以原料药和化学仿制药为主。近年来,医药行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拥有完整产业链?较强规模效应、产品组合丰富、研发管线深厚、供销渠道稳定的大型药企竞争力越来越强,受到市场认可。
为此,公司瞄准市场及临床需求,大力推动产业链产品研发,不断夯实并拓展优势治疗领域及产品管线。在一系列努力下,近年来东北制药新产品不断上市,产品梯队更加稳定,后备产品更为充足,有力保障了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公司要通过战略转型和产品创新来应对行业变革,力求在生物药领域实现新突破。”周凯表示,细胞治疗刚刚兴起,公司通过收购北京鼎成肽源快速获得技术、产品线和市场准入,跻身细胞治疗领域第一梯队。公司将瞄准相关前沿技术领域,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战略布局生物药新赛道,加快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分享市场增长红利。
目前,北京鼎成肽源已形成TCR-T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完整的技术平台及产品转化体系,针对胰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脑胶质瘤,开发了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
东北制药近年来在抗肿瘤、抗感染、代谢疾病、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深耕前行,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项目引进等方式全面加速研发进程。“当前,我们举全公司之力大力支持北京鼎成肽源发展。此次新招聘的硕博人才就有一部分人被派至北京鼎成肽源从事研发工作。公司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快速建立生物创新药业务竞争优势,推动相关项目尽快见到效益。”周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