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数据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2024年,南部海洋经济圈(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依托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持续推进海洋产业提质增效,海洋经济迈向新阶段。
据自然资源部南海区数据,2024年南海区海洋生产总值25310.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显著高于4.6%的地区经济增速。从近五年看,南海区海洋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南海区海洋产业增加值站上万亿元大关,达到10068.4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39.7%。分产业来看,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增加值位居前三,占海洋产业增加值比重合计达70.3%,成为南海区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柱。
从同比增速来看,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同比增长32.2%;海洋工程建筑业位居第二,增速为21.3%;海洋船舶工业增长21.1%,位居第三。
广东:海洋经济连续30年稳居全国第一
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0022.5亿元,名义增速5.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成为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显示,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达19%,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3%,“压舱石”作用凸显。
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是海洋电力业,2024年全年增加值为100.1亿元,同比增长26.7%。全省海上风电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超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2024年7月,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州南沙正式完成安装;2024年12月,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兆瓦增容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广东2024年度首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
近年来,广东省海洋产业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从2018年起,广东省财政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支持海洋六大产业创新发展,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2024年,广东省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持续增强。
2025年2月,《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出台,这是一定时期内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开发保护的政策总纲。《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于7月1日起施行,这是广东首部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海南: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海南省管辖的海域面积全国最大,海洋经济对地方经济举足轻重,也是加快构建海南自贸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依托。2022—2024年,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从2009.3亿元提升至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位居全国第一;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9.5%稳步提升至34.1%。
海工装备产业实现从无到有,新兴产业如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等增速亮眼。2024年,海南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3%、67%、66.7%,处在成型起势的快速发展阶段。2025年上半年,在自贸港政策利好推动下,海南装备制造业稳步提升,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在风电装备、航空维修等领域获得多项突破。
海南省《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至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0%,为203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8月,《海南省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该方案锚定“向海图强、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目标,明确未来三年海南海洋旅游发展路径,提出构建多层次海洋旅游产品体系,以三亚、海口、琼海、儋州、三沙“五极”为引领,力争到2027年完成海洋旅游产品焕新升级,全省海洋旅游接待游客量超过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
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增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是中国距离东盟最近的出海口,海岸线1600余公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广西各地凝聚向海共识、强化向海思维,加快建设平陆运河,持续推进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2024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达258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4个传统优势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074.3亿元,比上年增长7.1%。防城港沿边口岸出入境人数全国第一,沿海地区接待旅游人数约1.56亿人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势强劲,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8.6%。
海洋交通运输业稳中有增,2024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01.52万标箱,首次突破90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2.38%,连续8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2024年11月,北部湾港北海港区首个集装箱无轨站启用,6个泊位一次性通过对外开放验收并投产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钦州联运中心相继建成运营,防城港联运中心开工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行线路已从最初1条,发展到图定线路22条,并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开行量从2017年的178列,增长到2024年的10018列,增长55倍,连续7年实现增长,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