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酒业龙头泸州老窖递交了上半年成绩单。整体来看,业绩保持平稳,增速放缓。具体而言,公司旗下中高档酒收入占比超九成,产量大幅增长。此外,公司新兴渠道发展迅猛,收入增长约三成。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白酒行业集体承压,泸州老窖保持战略定力,主动降速调整,其“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构建起超强产品力,并积极进行低度化、年轻化探索,扩展场景化布局。强基固本之下,泸州老窖未来将释放出巨大发展潜力。
上半年业绩保持平稳,近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2.38%
整体来看,泸州老窖上半年业绩稳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实现营收164.5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63亿元。
当前,我国白酒行业正处于新一轮调整周期,行业整体呈现出“量减质升”的发展态势,正加快从“存量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量191.6万千升,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为3304.2亿元,同比微增0.19%;利润为876.87亿元,同比下降10.93%。
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泸州老窖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在市场拓展、管理创新、技术升级、数智应用和消费场景打造等方面推动转型创新,构建更加良性、可持续的企业发展生态,进一步夯实发展韧性。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回望整个“十四五”期间,数据显示,泸州老窖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2.38%。
东吴证券报告显示,泸州老窖对行业周期具有前瞻预判,已提前做数字营销、终端下沉等应对,库存及价盘管控保持稳健,本轮穿越周期能力显著强于2013年和2014年。
中高档酒收入占比超九成,新兴渠道收入增长约三成
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坚持“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的战略,基本盘保持稳固。此外,其在渠道扩展和供应链体系打造上不断深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旗下中高档酒产品实现收入150.48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达91.45%,超过了九成,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6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认为,泸州老窖旗下国窖 1573 品牌在国内市场全面覆盖,海外市场全力扩张;泸州老窖品牌在粮仓市场筑垒精耕,机会市场站稳渗透。
东吴证券报告显示,泸州老窖旗下中高档酒保持平稳,其中国窖系列受5月以来高端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冲击较大,泸州老窖系列保持增长,其中特曲60、老字号特曲同比增长较快。其他酒产品中,头曲光瓶酒同比基本持平,二曲仍在做产品更新调整。
在渠道扩展上,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的“百城计划”深入实施,“华东战略 2.0”持续推进,“特通渠道”跨界合作不断深化,“终端大基建”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市场攻坚不断深入。此外,公司还加码新兴渠道,与电商平台、自媒体、网络主播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线上平台的旗舰店、专卖店、直播间等网络终端实现面向消费者的销售。
在新兴渠道发展上,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新兴渠道实现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27.55%,增长接近三成;新兴渠道毛利率为83.52%,同比提高了4.52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年轻化、低度化探索成一大方向
泸州老窖还十分重视科技研发,持续增加研发方面的投入,并积极探索低度化、年轻化等趋势,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泸州老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11.65%,与之相比,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滑了6.86%,其中广告宣传费同比下滑了20.31%。
值得一提的是,回望“十四五”期间,泸州老窖近5年的研发投入共计10.35亿元,创新研发投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6.40%。
近来,低度酒赛道备受追捧,包括五粮液、古井贡酒、舍得酒业在内的多家浓香型酒企都上市了低度酒新品,这背后一方面是低度酒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另一方面是基于浓香型白酒企业在低度酒方面的优势。
实际上,泸州老窖旗下国窖1573在低度酒领域发展很早。目前国窖1573的低度产品占比高于其他头部白酒大单品,38度国窖1573已成为行业首个百亿级低度白酒大单品。此外,泸州老窖旗下养生酒、中式果酿酒等创新产品持续培育,成为推动公司迈向年轻化、时尚化、健康化和国际化的生力军。
对于未来发展,泸州老窖也在财报中表示,面对当前低度化、健康化、利口化、多元化等产品需求,公司未来将主动创新求变,加快全新品饮方式的开发与推广,研发28度国窖 1573,适时投入市场。业内人士认为,泸州老窖在低度化赛道优势凸显,后续将进一步实现低度产品的覆盖和突破。
华鑫证券报告显示,泸州老窖坚持“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战略,主动顺应消费需求迭代与渠道变革趋势,开拓低度酒品类,加速渠道下沉,未来业务有望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