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10:35:20 股吧网页版
38度国窖1573或破百亿,重塑低度白酒价值
来源:蓝鲸新闻

K图 000568_0

  2025年,白酒行业的结构性变革大幕已然拉开。其中最显著的转变,在于消费场景的深层迭代,核心消费人群正从商务宴请的社交场域,逐步向商务轻社交场域和日常自饮的私人场景并重迁移。这一趋势将推动酒企的战略重心发生根本性转移,从过去聚焦B端客户,转向深耕C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叠加健康消费需求的全面爆发,低度白酒凭借其适配亲朋聚饮、自饮场景更易接受的口感,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成为行业变革中极具潜力的新增长点。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市场扩容动能显著。

  作为浓香鼻祖的泸州老窖,早已前瞻性地布局低度酒赛道。一手打造的38度国窖1573,不仅凭借深厚的品牌积淀与卓越品质站稳市场,成长为行业低度大单品,为低度白酒赛道树立了标杆范本。

  低度白酒领跑者

  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开创者,泸州老窖在低度化领域的探索极具前瞻性,更是构建了行业技术演进的重要坐标系。

  早在上世纪,当全行业仍聚焦高度酒市场时,泸州老窖便率先启动低度酒技术攻关,成为国内首批突破降度关键工艺的标杆企业。其中,针对“吸附过滤技术”的研发持续二十余年,研发团队历经上千次实验优化,终于攻克低度酒低温易浑浊、风味物质易失衡等技术难题。更具行业意义的是,泸州老窖主导制定了《低度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为整个行业的低度化发展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技术准则,推动低度白酒从经验型生产迈向标准化制造。

  在白酒低度化的产业进程中,不同香型呈现出显著的技术分化。酱香、清香型白酒因酿造工艺的特性,在降度过程中普遍面临香气物质大量流失、酒体层次单薄等难以克服的问题;而浓香型白酒凭借窖池发酵的独特优势,在低度化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其中,泸州老窖低度酒技术突破更成为行业公认的标杆。它不仅验证了浓香型白酒在低度化方向的可行性,更树立了“降度不降质”的品质范本。

  这种核心优势的背后,是泸州老窖四百五十余年活态酿酒窖池积淀的厚积薄发。泸州老窖持续使用的百年以上老窖池占全国老窖池的90%以上,其中1573国宝窖池群历经452年连续酿造,其窖泥中检测出3000余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漫长岁月中通过自然驯化形成精密的代谢网络,能生成丰富的酯类、醇类等风味物质,使得酿出的基酒天生具备窖香浓郁、层次饱满的特质。即便经过降度处理,酒体仍能保持主体香气的稳定性与风味的完整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低度酒寡淡的痛点,最终实现低而不淡、醇和协调的口感突破,让消费者在享受低度健康的同时,仍能品味到浓香型白酒的经典韵味。

  从品类突破到百亿大单品

  2001年,泸州老窖推出浓香高端品牌国窖1573,基于对消费趋势的敏锐洞察,同步推出了38度及42度国窖1573,作为对其产品系列的战略补充。

  历经二十余载深耕,凭借1573国宝窖池所酿的优质原酒和行业领先的降度工艺,38度国窖1573逐步崛起成为行业低度白酒标杆,完成了从品类突破到超级单品的蜕变。

  市场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2024 年,国窖1573全系品牌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其中38度单品贡献率高达50%,成为低度白酒市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其市场影响力可见一斑。

  38度国窖1573在各区域市场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河北省,38度国窖1573占泸州老窖在该省总销量的80%;而在山东、江苏等消费大省,每售出10 瓶国窖1573,就有8瓶为38度。这组数据不仅直观展现出产品在区域市场上的深度渗透,更深刻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低度白酒的强烈认可。

  在华北地区的商务宴请中,38度国窖1573被视为广受信赖的“安全牌”,宴席中每10桌就有7桌选择38度国窖1573,其“多饮不易醉,次日精神依旧”的口感和酒质,让饮酒既不失氛围又兼顾体验。而在三四线城市,国窖1573低度酒成功实现了对同价位洋酒的文化替代,两者价格区间相近,但国窖1573深厚的品牌积淀,更能够触动本土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和口味偏好,成为彰显消费者文化品位的重要选项。

  这一系列市场成绩的背后,是泸州老窖长期深耕低度酒战略的必然回报。在消费升级与健康饮酒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泸州老窖精准把握消费者对“轻负担、高品质”的需求转变,以技术突破驱动产品创新,成功引领低度酒消费浪潮,牢牢巩固了其浓香鼻祖的行业地位。

  随着白酒消费向理性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深度演进,健康需求的全面觉醒与自饮消费场景的持续扩容,泸州老窖作为这一赛道的前瞻布局者与深度耕耘者,将以先发优势持续领跑行业变革,成为低度酒市场扩容浪潮中的核心推动者与最大受益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