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国投A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上市信托公司,近年来通过资本补充和业务转型实现了显著
陕国投A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上市信托公司,近年来通过资本补充和业务转型实现了显著发展。公司2024年信托资产规模突破5861亿元,同比增长62.35%,财富管理资金募集超1100亿元,净利润较创立初期增长1940倍 [38],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5.74%,扣非净利润增长7.10%,基本每股收益0.1419元,同比增长5.74% ,盈利端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尽管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营收略有下滑,但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风险防控,净利润仍保持增长,体现了公司转型的成效。
一、公司基本面与战略布局
陕国投A是国内首家上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于1984年,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000563 [6]。公司前身为陕西省金融联合投资公司(陕金联),2008年更名为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8]。截至2023年10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1.14亿元,增幅达29% [17],资本实力稳定在行业第一梯队。公司股权结构以国有资本为主导,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持股26.80%)、陕西交控资产管理(持股16.76%)、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持股4.98%)为前三大股东,均为省属国企 ,形成显著的区域协同效应。
在战略布局方面,陕国投A积极实施金融控股战略,持有长安银行、永安保险、陕金资等金融股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5]。2025年3月,公司与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陕西农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农业产业链和资产证券化 [12]。同时,公司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打造"金石账户"资产服务信托,构建以账户为核心的客户管理体系,实现财富管理服务与资产管理信托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13]。
在区域资源整合方面,陕国投A以"信托+基金"模式深度参与地方经济建设。2024年4月,公司与咸阳财金、淳化城投共同发起设立淳化产业振兴发展基金,总规模达1亿元,投向县内三产融合项目,重点支持大消费、大健康、食品深加工、电商、供应链及荞麦产业等领域 [20]。该基金是陕西省落地"农产品主产县"的首支专项基金,体现了公司在县域经济领域的创新布局。此外,公司还参与设立规模20亿元的陕西秦创原产业并购基金,预计可带动当地不低于80亿元产值 [45],助力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财务状况与经营效率
陕国投A的财务状况呈现稳步改善趋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28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增长25.73%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7亿元,同比下降2.95%;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5.74%;扣非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7.10% 。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托业务转型创新,调整业务结构,提升质效,同时有效防控风险确保稳健运营 [29]。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净利率表现突出。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高达54.7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40%) [1]。然而,ROE(净资产收益率)仅为7.77%(2024年),低于行业头部公司(如中信信托ROE约10%) [1],反映资产效率仍有提升空间。2025年一季度ROE为2.14%,较2024年同期略有提升 ,表明公司转型初见成效。
在资产质量方面,公司通过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高风险领域敞口。2023年,公司房地产信托资产占比已降至3.7% [28],较2022年的7.53%进一步下降 [28]。同时,公司按净值计算的不良率从2022年的1.92%降至2023年的1.64% [28],显示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过,公司按原值计算的不良资产累计18.1亿元,不良率为8.46% [28],较2022年增长1.59个百分点,主要因将部分金融资产划入不良资产并计提减值准备所致 [28]。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管理费用率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管理费用为7.32亿元,同比增长37.80% [27];2024年管理费用进一步增至8.28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8.3% [1],同比增速为13.14% [1]。尽管管理费用率连续三年上升(2022-2024年:24.7%→28.3%) [30],但公司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规模效应,仍实现了净利润的稳定增长,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之间取得了平衡。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现金流表现亮眼。2023年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至5.93亿元,同比增长160.52% [25];2024年进一步增至18.5亿元,与净利润匹配良好 [1];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增364.65%至5.59亿元 [1],主要因发放贷款减少和金融产品到期收回的现金增加所致 [31]。这表明公司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升,回款能力增强。
三、业务结构与转型成效
陕国投A近年来加速业务结构转型,从传统融资类信托向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末,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为5432.61亿元,同比增长87.01% [28]。其中,标品信托规模已超2700亿元,占比提升至近六成(2022年为30%) [45],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主业发展更加稳健。标品信托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固收及权益类产品,2023年财富管理募集资金规模达1000亿元,同比增长71.05% [27]。
在标品业务发展上,公司设立资产管理事业群、证券信托事业部等机构,成立专门的丝路金融信托研究院,强化投研能力 [40]。公司标品资产管理信托规模超千亿元,运用QDII工具新增境外资产配置超40亿元,全球化配置能力提升 [27]。同时,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持续优化,推出"星石永久合同汇泽"产品体系,深化财富管理事业部改革,推动同业资金渠道与财富销售协同,提升跨周期、跨市场资产配置和资产服务能力 [27]。
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公司聚焦国企应收账款等开展财产权服务信托超2000亿元,运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36.35亿元 [27]。2025年7月,公司参与设立的中西部首单"双标识"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陕国投·同睿2567013秦创智权1号知识产权资产服务信托"成功落地,规模1亿元,为中西部地区首单兼具"专精特新"与"中小微企业支持"双标识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 [23]。截至2025年7月,陕国投A已落地多单知识产权服务信托,规模合计达3.5亿元 [23],显示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突破。
在财富管理方面,公司创新设立"金石账户"资产服务信托,搭建以账户为核心的客户管理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各类资产,拓展账户多样化场景应用功能 [27]。同时,公司运用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加大投资者教育,市场影响力提升 [27]。
四、区域经济支持与社会责任
陕国投A作为陕西省属重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托风险隔离、跨市场资源配置等优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近三年,公司累计为西安、咸阳、宝鸡、延安等区域提供投融资超过1000亿元 [45],累计为陕西省能源化工等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200多亿元 [45],为十四运场馆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港务区中欧班列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近400亿元 [45]。
在县域经济支持方面,公司自2017年以来持续向陕西咸阳百姓乐大药房连锁有
一、公司基本面与战略布局
陕国投A是国内首家上市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于1984年,199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000563 [6]。公司前身为陕西省金融联合投资公司(陕金联),2008年更名为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8]。截至2023年10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1.14亿元,增幅达29% [17],资本实力稳定在行业第一梯队。公司股权结构以国有资本为主导,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持股26.80%)、陕西交控资产管理(持股16.76%)、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持股4.98%)为前三大股东,均为省属国企 ,形成显著的区域协同效应。
在战略布局方面,陕国投A积极实施金融控股战略,持有长安银行、永安保险、陕金资等金融股权,构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5]。2025年3月,公司与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陕西农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农业产业链和资产证券化 [12]。同时,公司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打造"金石账户"资产服务信托,构建以账户为核心的客户管理体系,实现财富管理服务与资产管理信托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13]。
在区域资源整合方面,陕国投A以"信托+基金"模式深度参与地方经济建设。2024年4月,公司与咸阳财金、淳化城投共同发起设立淳化产业振兴发展基金,总规模达1亿元,投向县内三产融合项目,重点支持大消费、大健康、食品深加工、电商、供应链及荞麦产业等领域 [20]。该基金是陕西省落地"农产品主产县"的首支专项基金,体现了公司在县域经济领域的创新布局。此外,公司还参与设立规模20亿元的陕西秦创原产业并购基金,预计可带动当地不低于80亿元产值 [45],助力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财务状况与经营效率
陕国投A的财务状况呈现稳步改善趋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28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增长25.73%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7亿元,同比下降2.95%;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5.74%;扣非净利润7.23亿元,同比增长7.10% 。公司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信托业务转型创新,调整业务结构,提升质效,同时有效防控风险确保稳健运营 [29]。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净利率表现突出。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高达54.7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40%) [1]。然而,ROE(净资产收益率)仅为7.77%(2024年),低于行业头部公司(如中信信托ROE约10%) [1],反映资产效率仍有提升空间。2025年一季度ROE为2.14%,较2024年同期略有提升 ,表明公司转型初见成效。
在资产质量方面,公司通过主动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高风险领域敞口。2023年,公司房地产信托资产占比已降至3.7% [28],较2022年的7.53%进一步下降 [28]。同时,公司按净值计算的不良率从2022年的1.92%降至2023年的1.64% [28],显示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过,公司按原值计算的不良资产累计18.1亿元,不良率为8.46% [28],较2022年增长1.59个百分点,主要因将部分金融资产划入不良资产并计提减值准备所致 [28]。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管理费用率呈现上升趋势。2023年管理费用为7.32亿元,同比增长37.80% [27];2024年管理费用进一步增至8.28亿元,占营收比例达28.3% [1],同比增速为13.14% [1]。尽管管理费用率连续三年上升(2022-2024年:24.7%→28.3%) [30],但公司通过业务结构调整和规模效应,仍实现了净利润的稳定增长,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与业务发展之间取得了平衡。
现金流方面,公司经营现金流表现亮眼。2023年经营现金流由负转正至5.93亿元,同比增长160.52% [25];2024年进一步增至18.5亿元,与净利润匹配良好 [1];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同比大增364.65%至5.59亿元 [1],主要因发放贷款减少和金融产品到期收回的现金增加所致 [31]。这表明公司现金流管理能力提升,回款能力增强。
三、业务结构与转型成效
陕国投A近年来加速业务结构转型,从传统融资类信托向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末,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为5432.61亿元,同比增长87.01% [28]。其中,标品信托规模已超2700亿元,占比提升至近六成(2022年为30%) [45],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主业发展更加稳健。标品信托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固收及权益类产品,2023年财富管理募集资金规模达1000亿元,同比增长71.05% [27]。
在标品业务发展上,公司设立资产管理事业群、证券信托事业部等机构,成立专门的丝路金融信托研究院,强化投研能力 [40]。公司标品资产管理信托规模超千亿元,运用QDII工具新增境外资产配置超40亿元,全球化配置能力提升 [27]。同时,公司财富管理业务持续优化,推出"星石永久合同汇泽"产品体系,深化财富管理事业部改革,推动同业资金渠道与财富销售协同,提升跨周期、跨市场资产配置和资产服务能力 [27]。
在资产服务信托领域,公司聚焦国企应收账款等开展财产权服务信托超2000亿元,运用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36.35亿元 [27]。2025年7月,公司参与设立的中西部首单"双标识"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陕国投·同睿2567013秦创智权1号知识产权资产服务信托"成功落地,规模1亿元,为中西部地区首单兼具"专精特新"与"中小微企业支持"双标识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 [23]。截至2025年7月,陕国投A已落地多单知识产权服务信托,规模合计达3.5亿元 [23],显示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突破。
在财富管理方面,公司创新设立"金石账户"资产服务信托,搭建以账户为核心的客户管理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各类资产,拓展账户多样化场景应用功能 [27]。同时,公司运用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加大投资者教育,市场影响力提升 [27]。
四、区域经济支持与社会责任
陕国投A作为陕西省属重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托风险隔离、跨市场资源配置等优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近三年,公司累计为西安、咸阳、宝鸡、延安等区域提供投融资超过1000亿元 [45],累计为陕西省能源化工等产业提供投融资服务200多亿元 [45],为十四运场馆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基地、港务区中欧班列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近400亿元 [45]。
在县域经济支持方面,公司自2017年以来持续向陕西咸阳百姓乐大药房连锁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