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照明(
佛山照明在氢能市场的竞争优势,可以归纳为“技术、成本、场景、政策、品牌”五大护城河,且彼此耦合,形成难以复制的系统性壁垒。
1. 技术护城河:67 年光学底蕴 + 独有的“可见光响应”材料
• 公司把照明端积累的光源波长优化、光学系统设计直接嫁接到光触媒反应器,实现“可见光制氢效率 19.2%”,跳过传统光触媒必须依赖紫外光(仅占太阳光 5%)的瓶颈。
• 与中科院深海所联合攻关,材料在 3.5% 盐度海水中 300 h 活性保持率仍 >80%,并已完成从材料合成、反应器设计到工程集成的全链条专利布局。
2. 成本护城河:三步并一步,CAPEX 与 OPEX 双低
• 省掉传统“海水淡化 + 电解”两步法中占成本 40% 的反渗透设备,也无需外购绿电,直接利用太阳能,目标制氢成本 ≤ 25 元/kg,比 PEM 电解海水低 30–50%。
• 原有 LED 封装/灯具产线可改造为光触媒涂覆与模组装配,初期资本投入较纯氢能公司低 15–20%。
3. 场景护城河:照明龙头自带 B 端/G 端渠道
• 港口、海岛、海上风电场等分布式制氢场景,恰是公司传统大客户(交通、市政、海洋工程)的延伸,可快速锁定示范项目并形成订单滚雪球效应。
4. 政策护城河:本土龙头优先受益地方示范
• 广东省 2024 年率先出台《海水直接制氢试点方案》,明确对本地企业给予用地、用海、电价及绿氢补贴,佛山照明已被列入首批示范企业名单。
5. 品牌护城河:从“中国灯王”到“海水制氢第一股”
• 资本市场已为其贴上“A 股海水制氢第一股”标签,估值溢价显著;同时,67 年品牌积淀让下游客户在安全性、可靠性上天然加分。
综合来看,佛山照明并非简单跨界,而是把照明产业的核心能力(光学、制造、渠道、品牌)系统迁移到氢能赛道,形成“技术-成本-场景-政策-品牌”五位一体的竞争优势;一旦 2025-2026 年中试验证成本 ≤ 20 元/kg 且寿命 ≥ 5000 h,其护城河将迅速变宽,具备在万亿级绿氢市场中抢占 5-10% 份额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