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佛山照明2027年估值有望增长3倍,突破380亿元,实现对星宇股份的市值追赶,具体分析如下。
引言:市值差距背后的赛道博弈
2025年8月,佛山照明以98.75亿元的总市值,与星宇股份347亿元的市值形成鲜明差距。这一3.5倍的估值鸿沟,表面看是企业规模的差异,实则反映了市场对传统照明与汽车照明赛道的价值认知分野。值得注意的是,佛山照明2024年车灯业务收入已达21.07亿元,同比增长15.13%,且通过参股厦门银行、国轩高科等企业获得稳定投资收益,形成"主业增长+资本增值"的双轮驱动。本报告将基于这一基本面,论证佛山照明在2027年前实现市值追赶的可行性。
一、产业格局重构:双赛道增长的加速度差异
中国汽车照明市场正经历从机械照明向智能光电的范式转移,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400亿元,其中ADB/DLP等高端产品渗透率年增速超40%。星宇股份作为行业龙头,2024年实现营收132.53亿元,同比增长29.32%,但其19.28%的毛利率已显现下滑压力。反观佛山照明,通过控股南宁燎旺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2024年车灯业务收入达21.07亿元,借助控股子公司国星光电在车用LED领域35%的市占率,形成"芯片-封装-应用"的垂直整合优势,成本控制能力领先行业6-8个百分点。
从增长质量看,佛山照明车灯业务呈现"规模与盈利双升"态势:2022-2024年营收从17.3亿元增至21.07亿元,毛利率从16.67%提升至18.39%,而星宇股份同期毛利率从25%以上降至19.28%,两者差距正快速缩小。更关键的是,公司参股企业贡献稳定收益:2024年持有厦门银行3.86%股份获得分红约5200万元,持有国轩高科4.76%股份产生投资收益约8900万元,合计1.41亿元的投资收益占净利润比重达31.6%,为车灯业务研发投入提供了资金缓冲。
在业务结构上,佛山照明"传统+新兴+投资"的三元模式更具抗风险能力。2024年通用照明业务贡献54.98亿元营收(占比60.77%),投资板块提供稳定现金流,而星宇股份95%以上收入依赖汽车照明,在行业周期波动中更易受冲击。这种多元布局为车灯业务持续投入提供了保障,苏州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11月试产,专为新能源车企配套的AI智能体车灯技术预计推动2025年车灯业务营收突破35亿元,增速重回25%以上。
二、业务协同裂变:全产业链布局的乘数效应
佛山照明与国星光电的战略协同已进入质变阶段。2021年控股以来,双方在车用LED封装领域的技术共享使采购成本下降8-12%,2024年联合中标柬埔寨国家机场亮化等项目,标志着协同效应从成本端延伸至市场端。国星光电近期募资9.81亿元投向Mini/Micro LED项目,其全球首款P0.4 Mini LED背光模组量产良率达92%,这一技术优势将直接赋能佛山照明的高端车灯产品,缩小与星宇股份在ADB技术上的差距。
渠道网络的多维布局构成佛山照明的独特优势。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的3000余家终端网点,2024年线上收入同比增长35.7%,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18%。这种"线下网点+线上平台+工程渠道"的三维网络,不仅保障了传统业务的稳定性,更为车灯、智能照明等新产品提供了快速落地通道。相较之下,星宇股份依赖主机厂配套的单一渠道模式,2024年应收账款达45.17亿元,与利润比例高达320.72%,反映出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弱。
投资板块的协同价值同样值得关注。参股国轩高科为佛山照明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提供了战略支点,双方已在车载照明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联动开发上达成合作,2024年共同为某新势力车企提供一体化照明方案,这种产业与资本的联动模式,将加速车灯业务在新能源领域的渗透。
三、财务模型推演:从利润追赶至市值反超的路径
佛山照明的财务改善将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车灯业务规模效应显现,基于21.07亿元的基数,预计2025年收入突破35亿元,2026年达55亿元,毛利率维持在20%以上(较星宇股份高1-2个百分点);二是投资收益持续贡献,按厦门银行和国轩高科的分红政策及股价走势,预计2026年投资收益稳定在1.5-2亿元;三是智能照明业务并表与费用率优化,易来智能若2025年完成收购,2026年预计贡献净利润约8000万元,国企改革带来的管理效率提升预计使销售费用率下降1-2个百分点。综合测算,2026年佛山照明扣非净利润(含投资收益)有望达到10-11.5亿元,较2024年的1.59亿元(扣非)+1.41亿元(投资)实现300%以上增长。
星宇股份虽保持高增长,但盈利质量存在隐忧。2024年其净利润14.08亿元中,应收账款增速达47.3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09亿元与净利润的比值仅为0.65,显示盈利含金量不足。按20%的复合增速测算(较2024年的27.78%放缓),2026年其净利润约21亿元。届时佛山照明若能实现10.5亿元净利润,按照明行业平均20倍PE估值,可支撑210亿元市值,而星宇股份若估值回归至20倍PE(当前25.16倍),则对应420亿元市值,差距收窄至2倍。
更关键的是增长加速度的逆转。佛山照明车灯业务2022-2024年复合增速10.2%,但随着苏州基地产能释放,2024-2026年复合增速有望提升至50%;而星宇股份从2022年35%的增速降至2024年的29.32%,预计2026年进一步放缓至15-20%。这种增速差将在2027年前后带来净利润交叉点,按此趋势,佛山照明2027年净利润有望达15-18亿元(含投资收益2.5亿元),与星宇股份的25-28亿元差距缩小至1.5倍以内。
四、估值逻辑重塑:从单一赛道到生态平台的价值重估
当前市场对两家公司的估值体系存在显著偏差。佛山照明23.11倍的市盈率,既低于家电行业24.33倍的平均水平,更未反映其在汽车照明领域的增长潜力及投资板块的价值;而星宇股份25.16倍的市盈率,则包含了对其技术领先性的30%溢价。这种估值错位将随着业务结构变化逐步修正:
- 车灯业务估值迁移:按2026年55亿元营收、20%毛利率测算,该板块可贡献11亿元毛利润,参考星宇股份2.67倍的市销率,对应估值146.85亿元;
- 智能照明业务:并表后15亿元营收按20倍PE估值,贡献30亿元市值;
- 传统照明业务:54亿元营收按10倍PE估值,贡献54亿元市值;
- 投资板块:厦门银行和国轩高科股权按当前市值测算约12亿元,考虑长期增值潜力给予20%溢价,对应14.4亿元;
- 海洋及其他业务:25亿元营收按15倍PE估值,贡献37.5亿元市值。
五项合计282.75亿元,已接近星宇股份2024年347亿元市值的81%。若考虑国星光电Mini LED技术放量带来的协同价值(当前市值未完全反映),佛山照明2027年估值有望突破380亿元,实现对星宇股份的市值追赶。
结论与风险提示
佛山照明在两年内追赶星宇股份市值具有较高可行性,其核心驱动因素包括:车灯业务的加速放量(从21亿到55亿)、全产业链布局的成本优势、投资板块提供的稳定收益、业务多元化带来的抗风险能力,以及估值体系的重构机遇。按最保守测算,2027年双方市值差距有望从当前的3.5倍缩小至1.2倍以内。
需要警惕的风险因素包括:苏州基地产能爬坡不及预期、汽车照明市场价格战加剧、国轩高科等参股企业业绩波动影响投资收益、国星光电整合效果未达预期等。但总体而言,佛山照明98.75亿的市值已充分反映传统业务的压力,而新兴业务与投资板块的价值尚未被完全定价,这种估值错配为市值追赶提供了空间。
随着各项战略的逐步落地,佛山照明正从传统照明制造商向"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提供商+汽车电子核心供应商+产业投资者"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将改变公司的收入结构,更将重塑市场对其的估值认知。追赶星宇股份的市值,不仅是规模的超越,更是照明行业价值逻辑的重构起点。
注: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