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云南白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再创同期新高,净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在高质量成长基础上,公司拟进行特别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19元(含税),分红总额拟达18.18亿元,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50.05%,分红方案尚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上半年,云南白药克服医药行业和消费行业的不确定性,通过优化业务结构、精益运营管理、推进创新研发等措施,实现业绩逆势增长:上半年营业收入212.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2%;归母净利润36.33亿元,同比增长13.93%,创同期历史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34.61亿元,同比增长10.40%,创同期历史新高;基本每股收益2.04元/股,同比增长13.9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9%,创近8年同期最好水平。
在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公司经营质效不断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9.61亿元,同比增长21.45%;存货周转天数74天,营业周期161天,均较上年同期下降,运营质效不断提升。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12.94亿元,资产负债率25.91%,保持良好的资产结构。
党建引领战略定向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云南白药通过持续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构建了集团党委全面统筹,二级党委组织实施,基层党组织分类推进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竞争力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根据《云南白药集团2024-2028年战略规划》的要求推动战略落地落实,战略引领业务经营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优化,经营业绩保持快速的增长,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增长速度、经营质量、发展活力进一步强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上半年,云南白药工业板块进一步发力,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40.01%,较上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工业收入贡献创近9年同期新高,工业收入增速达11.13%。
药品工业方面,药品事业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1亿元,同比增长10.8%。一方面药品事业群全力推进“伤科疼痛全领域管理的‘第一’品牌”的优先战略,深挖云南白药系列产品在伤科疼痛领域的功效价值,推进“伤痛中心”建设,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突破14.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20.9%;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散剂)均在上年同期销售收入基础上,实现显著增长。同时,药品事业群进一步拓展“品质好中药”运营平台,深入聚焦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高潜赛道,打造药品产业大生态,参苓健脾胃颗粒收入超1亿元,蒲地蓝消炎片销售收入近1亿元,血塞通分散片实现显著增长,植物补益类产品气血康口服液销售收入达2.02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大幅增长约116.2%。上半年,药品线上销售取得突破性成果,电商平台引流访客4.845万,带来消费者354万,共产出GMV2.54亿元。
健康品工业方面,公司健康品事业群实现营业收入34.42亿元,同比增长9.46%。健康品工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稳住线下基本盘,上半年云南白药牙膏稳居国内全渠道市场份额第一(数据来源: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同时,健康品事业群积极拓展线上市场,线上营销取得阶段性成效。品类方面,抗敏牙膏增长呈现突破趋势,美白和儿童牙膏稳步提升。洗护防脱品牌养元青依托数字零售增长驱动,实现销售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1%。
商业板块坚持“控风险”与“抓增长”并重的发展策略,上半年云南省医药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64亿元,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7.75%。公司持续夯实医院药品配送和商业分销两大核心业务,同时重点培育医疗器械、新特药房等增长点,医疗器械、药妆、特医食品等非药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6%,院边店模式下积极承接院内处方外流的新特药专业药房业务销售同比增长57%。
践行“链主”使命形成“一品一链”产业发展路径
上半年,云南白药中药资源事业群实现对外收入9.14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增长约6.3%。云南白药践行云南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链主”责任,以“高起点发展种业、高标准发展种植、高能级发展加工、高层次发展市场、高站位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目标,全面推行“统一种植规划、统一种源研发供应、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产地加工、统一收购销售、统一管理”的“六统一”运营模式,着力构建中药材产业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成立了云药企业联盟、数智云药平台检测联盟,成功探索并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一品一链”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
种业创新方面,采用“1品种+1专家团队+3-5个合作基地”的精准研发与转化模式,授牌14家种源基地,实现了十大云药创新种源全覆盖。在种植端,通过三七GAP认证,新增GAP基地管理7000余亩。品牌药材方面,面对上半年中药材市场价格下行压力,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发货数量同比增长38.3%。市场方面,中药材跨境业务实现突破性进展,成功完成磨憨、勐康口岸中药材首单通关;数智云药业务聚焦平台化、生态化发展,建设一品一链项目落地7个产地仓投入运营,平台交易额突破10亿元,入驻种植户达到1.8万户。天然植提业务核心产品灯盏花素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药事服务业务新开发客户54家,中医馆接诊量达17,771人次,煎药中心处方量达29.35万张。
持续强化守正创新研发成效切实显著
云南白药通过“搭平台、建机制、聚人才”,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有序推进科学规划的短、中、长期项目。
短期项目全力布局上市品种二次创新开发、快速药械开发。云南白药气雾剂、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膏在骨折及关节疼痛方面的试验研究取得新进展;在售热门产品气血康口服液有关改善心血管健康、高原习服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该单品的适用场景和功效认知;宫血宁胶囊、舒列安胶囊等产品的二次开发进展快速。
中期项目全力推进创新中药开发,持续打造云南白药透皮制剂明星产品。全三七片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全部704例受试者出组,附杞固本膏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均在快速推进。
长期项目中,云南白药创新药项目聚焦社会需求、科技赋能以核药发展为中心,为公司提升持续发展的动力。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核药项目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核药项目已启动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治疗肿瘤恶病质单抗项目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持续深化数智化转型助力公司提质增效
公司通过数据+AI前沿技术赋能所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业务创新发展。自主研发“营销业务运营平台”提升下单、核算、追溯等运营效能;自主研发“一物一码溯源平台”应用于中药材产地溯源场景;自主研发“数智云药”平台实现线上业务交易超10亿,“云南省特色中药材资源查询”中药材行业首款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仓储物流一体化”完成涵盖订单、仓储、运输、结算的全链路数字化底座建设,结算自动化率100%,年削减6万张纸质单据;已上线70+数字员工,覆盖前中后台业务,实现节省人力7000人天/年。
未来展望:以高质量发展铸就持续回报之基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中药制造品质,培育名优中药品种,打造知名中药品牌。其中提到,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培优扶强中药领域龙头企业。
2025年云南白药“2+3”战略第一阶段性收官之年,基于清晰的战略规划,云南白药通过“内涵+外延”双轮驱动的方式,对内系统性挖潜增效做稳基本盘,向外紧抓政策及市场趋势,基于整体战略要求和导向,积极探索通过战略并购、战略合作等模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提升投资者回报创造更坚实的基础。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