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藏格矿业、西部矿业位于西藏的两个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双双获得核准批复,引发外界关注,若两家公司的新项目顺利投产,其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
有熟悉矿产资源开发的业内人士表示,西藏矿产资源优势明显,保有资源量远超已公布数量,找矿潜力巨大。在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带来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之际,西藏矿产资源已具备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规模化开发的条件,未来将为国家战略资源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铜、锂新项目将全面开工
藏格矿业6月24日早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藏格矿业投资(成都)有限公司参与认购的江苏藏青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投资控股的西藏阿里麻米措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于6月23日收到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关于阿里地区改则县麻米错盐湖矿区锂硼矿开采项目核准的批复》。
据披露,该项目产品方案为年产电池级碳酸锂5万吨,同时收回硼元素,副产硼砂1.7万吨,矿山生产服务期33年(不含建设期2年)。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5.37亿元,全部为企业投资。
“获得核准批复后,项目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藏格矿业相关人士称,自2021年10月藏格矿业通过间接控制西藏阿里麻米措矿业开发有限公司51%股权从而获得麻米错盐湖采矿权以来,藏格矿业便将麻米错盐湖开发列为头等大事。
据藏格矿业披露,麻米错一期工程5万吨/年碳酸锂项目建成并达产达标后,在论证供电可靠的情况下启动5万吨至8万吨规模二期项目,二期项目只须获政府核准即可。
与此同时,以“铜”当家的西部矿业旗下玉龙铜矿三期项目,也在6月23日获得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
玉龙铜矿三期工程项目为改扩建矿山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7.93亿元(全部为企业投资),建成后生产规模将由1989万吨/年增加至3000万吨/年。
据披露,项目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产品方案为铜精矿、钼精矿、电铜。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100万吨/年选矿厂,湿法冶炼规模由30万吨/年增加至100万吨/年,配套建设色公弄沟尾矿库、15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供电设施等生产辅助设施,扩建后矿山服务年限为23年。
据介绍,西部矿业全资持有或控股14座矿山,涵盖多种矿产资源,包括6座有色金属矿山、7座铁及铁多金属矿山和1座盐湖矿山。多样化的矿山资源为西部矿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铜精矿自给率100%,铅精矿35%左右,锌精矿60%左右。
“随着玉龙铜矿三期项目建成投产,预计生产规模将达到3000万吨/年,铜金属量将达到年产18万吨至20万吨。”西部矿业表示,玉龙铜矿三期项目将使公司整体矿产铜规模进一步增加,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巩固并增强公司在有色金属矿产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以铜资源为例,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目前我国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十四五”以来,青藏高原累计新增资源量2000余万吨,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将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
记者了解到,巨龙铜矿二期正处于建设当中,项目预计2025年底投产,达产后,年采选矿石量将超1亿吨、年产铜30万吨至35万吨。而多龙铜矿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今年2月通过专家评审,采矿权取得的前置要件均已办理完毕,进入“探转采”阶段。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推进西藏、新疆、云南、黑龙江等重点地区铜矿资源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铜矿山,持续提升铜矿开发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
再看锂资源,相比于青海盐湖提锂的成熟布局,尚未规模化开发利用的西藏盐湖开发前景同样广阔。
“研究显示,西藏已探明的富锂盐湖超过60个,仍有相当数量的盐湖未能开展锂矿详勘工作。”有熟悉西藏盐湖产业人士表示,目前西藏已有包括龙木错、结则茶卡、扎仓茶卡、麻米错等十余个盐湖开展了比较详细的资源量勘查,氯化锂资源量总计约1500万吨。
藏格矿业表示,麻米错盐湖远期规划产能为10万吨,国能旗下两个盐湖资源远期规划锂盐产能为13万吨,叠加扎布耶、当雄错、拉果错等盐湖,未来西藏盐湖供给锂盐总量在30万吨至40万吨的量级。
率先在西藏盐湖实现“锂想”的西藏矿业近期表示,目前正在推进扎布耶二期建设,2025年伴生产品氯化钾已陆续开始出售。按照规划,扎布耶二期项目达产后将年产电池级碳酸锂9600吨、工业级碳酸锂2400吨、副产氯化钾15.6万吨、铷铯混盐200吨。
“眼下来看,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部分矿山交通、电力、通信设施近几年建设速度很快。”有熟悉西藏矿产资源的业内人士认为,西藏矿山周边生态环境普遍较脆弱,对环境保护要求高,开发过程中还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绿色可持续开发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