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获得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世界卓越的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认证,这标志着美的集团智能体工厂正式落地。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在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见到了正在工作的美的人形机器人美罗,进厂打工满百天后,其已经成了一名“老手”,熟练地进行着巡检设备、搬运零部件等工作。
美罗和玉兔-AI巡检机器人、库卡iico协作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一起,提升了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的精准度和效率。接下来,美的集团还将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个方向发展机器人业务,并应用更多的具身智能终端设备,持续推动工厂大脑进化,把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复制到其他工厂。
智能体覆盖核心生产业务场景
走进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注塑车间,记者看到美罗先是检查了一台注塑设备,发现润滑油不足,它抬起手按压开关,随后润滑油流入设备。接着,美罗又弯腰低头,从上到下检查了工厂里一处消防设备,确定没有问题后,它转身离开,开始了巡厂,关注这间注塑车间里是否有异常。在隔壁车间,美罗的“弟弟”美罗二号正在搬运洗衣机的零部件,放到生产线上进入洗衣机的组装环节。
美罗是美的集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面向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作为工厂具身智能体的核心执行单元,在工厂大脑的统一调度下,与品质管理、DMS(日常化管理)、TPM(全员生产维护)、EHS(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等工厂智能体一起,结合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自主执行品质首检、DMS巡回会议、TPM巡检、EHS巡检等高频次任务,实现实时响应与全流程自主决策。
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的机器人“员工”除了美罗外,还有玉兔等。在实验室,记者看到,玉兔-AI巡检机器人穿梭在一排排洗衣机之间进行检测工作,它不仅移动速度比人快,而且可以昼夜不间断工作,相较人工巡检,巡检频次提升了100%。玉兔-AI巡检机器人具备类人化的环境感知能力,实现了从单一动作、单一工作,向多工序、多任务衔接发展,完成了自主巡检-自主诊断-实时处理的全链路闭环,让异常发现到处理进入秒级时代。
机器人的应用是美的洗衣机荆州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的一环,该工厂14个智能体覆盖了38个核心生产业务场景。依托“美的工厂大脑”进行协同,融合美的制造经验、大模型技术与具身机器人技术,在多个制造业核心场景,智能体以秒级响应完成传统人工小时级任务,平均提效80%以上,其中排产响应速度提升90%。
实现黑灯工厂自主作业生态
美的集团首席数字官张小懿表示,智能体工厂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在工厂大脑的指挥下,工厂的每一个生产要素不再是孤立的单元,包括各种智能终端如具身机器人、机械臂、AMR(自主移动机器人)、注塑机、摄像头、传感器等,都被赋予了感知、理解、决策及行动能力。
美的工厂大脑是智能体工厂的“神经中枢”,采用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多智能体架构,通过Agent-to-Agent(A2A)通信实现智能体自治协同,并集成工业领域大模型推理引擎增强智能决策能力。如果把智能体工厂比喻成一个人,工厂大脑是负责任务调度的中枢,智能体是面向特定任务的神经网络,智能终端是负责实际任务执行的四肢。
美的集团推进人形机器人融入工业智能制造场景,人形机器人等具身终端在工厂大脑的统一调度下,多智能体协同作业,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并且结合多模态感知技术和具身智能操作技术,实现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闭环,为解决黑灯工厂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技术基础,有望实现黑灯工厂自主作业生态。
张小懿透露,美的集团将把智能体覆盖的场景数量进一步扩大,加入更多的具身智能终端设备,持续推动工厂大脑进化,把智能体工厂解决方案复制到其他工厂。
积极推进机器人业务发展
近年来,在科技领先战略的牵引下,美的集团聚焦新产业领域,重点布局机器人、医疗、新能源等产业,聚焦新技术赛道,深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在关键领域加速突破,为美的向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战略转型按下“快进键”。
对于备受关注的机器人领域的业务,美的集团董秘高书介绍,美的集团自收购了德国库卡后,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库卡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工业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半导体、医疗以及汽车零部件等。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截至2024年底,已具备年产8万台谐波减速机和年产12万台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智能制造能力。
美的集团的机器人业务从应用场景出发,目前主要用在工业场景,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家庭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未来,公司会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个方向发展。家庭场景方面,美的集团将依托庞大的家电销售网络和积累的家电数据,从家电机器人化逐步来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家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