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少屏的中国,是李东升带领TCL华星,让TV面板价格合理,让普通人可以看到好的电视,2008年 5000到1万的价格买的电视显示效果没有现在5000显示效果好,手机、电脑产业链都离不开显示产业,正是李东升先生创立的华星光电带动产业链,这也是为什么华星光电每条产线都有地方政府合资,希望大家客观评价李东升和TCL科技,拒绝因为股票亏损,就一味骂一个68岁奋斗在一线的老人,修改呼吁大家客观评价李东升和TCL科技
分享
呼吁客观看待李东升与 TCL 科技:以实业担当,护产业链根基
曾几何时,“缺芯少屏” 是中国电子产业的痛点,TV 面板被海外企业垄断,价格居高不下 ——2008 年,普通人花 5000 到 1 万元买到的电视,显示效果远不及如今同价位产品。是李东升带领 TCL 华星挺身而出,扎根面板这一重资产、高风险的实业赛道,打破海外垄断,推动 TV 面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让优质显示技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不止电视,手机、电脑等我们日常离不开的电子产品,背后都依赖显示产业的支撑。华星光电的崛起,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面板的空白,更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 这也是为何华星光电每条产线都能获得地方政府合资支持的核心原因:它承载的是中国显示产业自主可控的使命,是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力量。
如今,李东升已 68 岁高龄,仍奋斗在制造业一线。我们或许会因股票短期波动感到焦虑,但不能将亏损归咎于一位坚守实业数十年的企业家,更不该用苛责与谩骂否定他和 TCL 科技对产业的贡献。恳请大家多一份客观与理性:评价李东升,要看他如何带领企业打破垄断、筑牢产业根基;看待 TCL 科技,要看到它在显示赛道的长期布局与对产业链的带动价值。少些情绪宣泄,多些对实业建设者的尊重,才是对中国产业发展真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