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载运80个集装箱的驳船“南港88”轮经过10小时航行,从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港顺利抵达深圳盐田港。这批满载着汽车零部件的集装箱,将在深圳海关所属大鹏海关监管下,于盐田港换装国际航行船舶,发往南美。这是自7月29日“小漠港—盐田港”外贸内支线开通以来,首次装载重箱运抵盐田港,开启了粤东地区汽车零部件“出海”新通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较高的性价比,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轮胎、车灯、制动系统、发动机系统、底盘系统、外饰及内饰、排气系统等多个品类均有巨大出口优势。今年1—7月,大鹏海关监管出口汽车零部件145.4亿元,同比增长9.2%。
据悉,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链条。这些汽车零部件除了直供整车制造外,还需出口以满足海外工厂、汽车维修等需求。以往,这些汽车零部件都是通过公路运输抵达深圳盐田港,依托盐田港密集的航线网络输往全球。相较公路运输,驳船运输模式更能节约成本和发挥物流集聚效应。
“‘小漠港—盐田港’航线,采取了从盐田港装载空箱、运到小漠港装货、再运抵盐田港‘出海’的物流模式。驳船运输较公路运输每柜大约减少30%成本,还避免受天气、拥堵制约。”深圳亚联利成富港航服务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陈太史说道,“在驳船运行进一步常态化后,大鹏海关指导我们选择盐田港水路提柜模式运作,将进一步减少通关的时间、降低经济成本。”
除了汽车零部件,盐田港还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的重要口岸。“针对新能源汽车出口旺盛情况,大鹏海关加强同企业、码头沟通,支持企业升级运输模式,组合运用‘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有效减少运输成本和物流时间。”大鹏海关船舶监管一科副科长黄薇表示。
下一步,深圳海关将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赋能基地,监测全球政策法规变化,助企谋划出海布局,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口新形势、新需求,针对性优化监管方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再加速”。
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今年1—7月,经盐田港出口新能源汽车11599辆,同比增长75%,新能源汽车“出海”进程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