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迎来了新的总经理。

9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官网发布消息,吴秉琪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同时,免去张振高的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常委、董事长、董事职务,退休;免去刘凤喜的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董事职务,不再担任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华润“老将”
这份人事变动公告意味着,华侨城这家业绩尚在筑底的房企正式完成了管理层的交替。
9月5日晚间,记者查询华侨城官网发现,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已经更新上了吴秉琪的简历。

根据公开资料,出生于1971年,现年54岁的吴秉琪毕业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后获得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的职业经历几乎覆盖房地产全周期。
1993年,吴秉琪加入华润集团,曾任华润物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华润营造(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2007年,他正式进入华润置地,2013年10月任高级副总裁兼战略总监、成都区域总经理,2019年2月出任执行董事。2022年7月升任华润置地总裁,任内推动华北大区2022年销售额突破521亿元,位居北京房企前三。
2023年,吴秉琪的职业生涯出现了变化,当年9月,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吴秉琪就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10月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法律顾问。
连续亏损
不容忽视的是,吴秉琪接手的华侨城正面临连续3年亏损。
根据华侨城此前披露的财务数据,2022年至2024年期间,华侨城分别亏损109.05亿元、64.92亿元、86.62亿元,累计亏损超260亿元。
2025年上半年,华侨城实现营业收入约113.17亿元,同比减少50.82%;净利润亏损28.68亿元。
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侨城的总负债规模达2410.8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1491.03亿元。
仅从数据的变化,不难发现,华侨城长期依托的“文旅+地产”业务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正在遭遇挑战。
2025年上半年,华侨城房地产业务营收同比大幅下滑73.51%,毛利率也进一步下滑至5.49%。曾经作为华侨城特色发展模式的“文旅+地产”双轮驱动,如今面临转型压力。
2022年,原董事长段先念退休、保利集团原总经理张振高上任掌舵后,华侨城就开始了转型之路,将文旅与地产业务在组织架构上进行分割。
华侨城的主业重新回到房地产之上,经营战略也调整为“一体两翼三功能”的新发展模式。其中,聚焦“一体”,由旗下各事业部和城市公司主要负责房地产开发销售业务;围绕“两翼”,巩固物业、商业、酒店、会展等各业务发展底盘。
在此过程中,华侨城也不断梳理资产包的情况,出清了一些收益较低的资产。
公开资料显示,华侨城陆续出让了上海宝格丽酒店、西安华侨城实业、丽江国旅49.53%的股权、云南文产城市商业文化综合投资有限公司等资产。
战略调整
面对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华侨城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债务管理、土地投资与业务模式等三大领域推进战略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6月30日,华侨城有息负债总额为1288.3亿元,与2024年末的1295.6亿元基本持平,债务规模总体保持稳定。
同时,华侨城在今年上半年新增一个土地储备项目——位于重庆沙坪坝小龙坎的项目,土地总价款4.57亿元。
华侨城在2025年半年报中明确了“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旅游业务将以存量产品提升和增量项目拓展并重,增强核心竞争力;房地产业务则聚焦资源优化与产品提升,推动稳健发展。
吴秉琪的到来,或将为华侨城带来新的打法,但无论是扭转连续多年的亏损局面,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还是重新定位文旅与地产业务的战略协同,都考验着这位“地产老将”的智慧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