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搞了个大动作!卫星通信全链路产品都安排上了
最近中兴在卫星通信领域有个重磅消息,他们家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在峰会上透露,已经搞定了卫星通信载荷、星间激光和卫星终端这些全链路产品的布局。
这可不是小成就,相当于在卫星通信这块搭起了一套自己能说了算的完整产品体系。
能做到这一步,还得靠中兴在地面网络技术上攒下的家底。像全链路通信芯片、大规模组网这些本事,都是从地面网络的积累里转化过来的。
说起来,卫星通信要想大规模铺开,可不是件容易事。卫星的体积、重量、热耗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坎,得把产品能力提上去才行。而中兴这套全链路产品,就像精密齿轮一样咬合得严丝合缝,性能这块肯定稳了。
咱们拆开来看,卫星通信载荷就像卫星的“心脏”,负责处理和转发信号。听说中兴自家研发的这个载荷用了工业级芯片星载基站技术,信号处理又快又好。而且这么一设计,卫星变小变轻了,还能适应太空的复杂环境,这波操作很秀。
星间激光呢,就是卫星之间的“桥梁”。中兴在这方面的突破,直接解决了卫星之间数据交换的大问题,速度快、延迟低,整个星座系统的性能都跟着提了一大截。
至于卫星终端,中兴也没闲着,一直在琢磨怎么让设备更好用。比如把体积做得小一点,耗电少一点,成本降一点,让咱们普通人也能轻松连上卫星网络,随时随地都能畅快通信。
不得不说,中兴这波在卫星通信上的技术创新,从芯片到终端都有自己的东西,这不仅能保持产品的优势,还为卫星通信的商业化铺平了路。看来以后卫星通信走进咱们的生活,可能真的不远了。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在“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峰会”上介绍,中兴通讯已经成功实现了卫星通信载荷、星间激光和卫星终端等全链路产品的布局。
卫星通信载荷,如同卫星的“心脏”,负责信号的处理与转发。从向际鹰介绍的内容,预计中兴通讯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载荷采用工业级芯片星载基站技术,大幅提升了信号处理能力和效率。这种创新设计,不仅可减少卫星体积和重量,更通过载荷一体化技术,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太空环境。
星间激光,卫星组网的“桥梁”。中兴通讯在这方面的突破和产品布局,其解决了卫星之间高速率、低延迟的数据交换难题,大幅提升了星座系统的整体性能。
卫星终端方面,5G与6G公众号观察到中兴通讯致力于研发更便捷、高效的终端设备,不断优化体积、功耗、成本、体验,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接入卫星网络,享受无缝通信服务。
总的看来,工业级芯片星载基站、载荷一体化设计、星间激光、卫星终端等技术创新,可持续确保产品的性能优势,为加速卫星通信商业闭环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