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5 13:40:52 东方财富Android版 发布于 北京
$深振业A(SZ000006)$振业老庄不智啊,磨洋工洗盘,浪费牛市的机遇。看看深深房的主力,不停拉升,迎来各种大盘氛围利好、地产利好以及可能的深圳本地利好。赚到手才是真金白银!
发表于 2025-08-23 18:34:15 发布于 北京

深振业去年至今,先开展全方位的资产评估,近期又招标专业机构针对前期资产评估开展复核(如下图)。在深圳国资上市公司中罕见此类大动作。特以deepseek针对蛛丝马迹予以分析研判,挖掘潜在机遇。以下基本为DS分析原文,仅系个人以之分析研究之展示。任何人据此投资决策,风险自负。$深振业A(SZ000006)$$沙河股份(SZ000014)$$深深房A(SZ000029)$

我问1:深振业先各种资产评估,现在又招标复核这些资产评估。请综合各方情况,予以评价分析,并推测其最终意图?判断和资本运作是否高度相关?

一、动作梳理与直接解读

首先,我们将近期动作串联起来看:

1.     先前动作(您提到的“各种资产评估”):对公司旗下的物业、土地、股权等资产进行初始评估。目的是摸清家底,确定资产的当前公允价值。

2.     本次动作(招标复核评估):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对之前出具的评估报告进行二次复核。目的是验证初始评估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直接解读:这是一个非常规的、且极其谨慎的操作。单纯的资产盘点不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对评估报告进行复核,核心目的是为了 “确保评估结果经得起 scrutiny(审查)” 。这强烈暗示了评估结果将用于一项非常重要、且可能受到严格监管审查的交易。

二、综合评价与分析

1. 彰显国资特色,规避决策风险

·         程序合规性至上:作为深圳国资委控股的企业,任何重大资产交易都必须程序合法、合规,避免日后被追究“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复核环节增加了“双重保险”,确保了评估价格的公允,为决策者提供了免责护盾。

·         提升决策依据质量:复核能发现初始评估中可能存在的瑕疵或风险,为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更可靠、更坚实的决策依据,降低决策失误的概率。

2. 暗示资产处置的复杂性与高敏感性

·         需要复核,说明涉及的资产可能 价值重大、构成复杂(例如,包含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或存在 独特的交易条款,使得估值存在一定主观判断空间,必须通过复核来消除分歧和疑虑。

·         这也可能暗示资产处置方式特殊,例如:

o    向关联方转让(必须杜绝利益输送嫌疑)。

o    以评估价作为注资对价(需要极其公允)。

o    作为抵债资产(需经得起债权人检验)。

3. 反映出极强的时间紧迫性和计划性

·         招标、复核、上会、公告,这一系列流程需要时间。现在启动复核招标,意味着一项基于这些评估结果的重大决策很可能已在倒计时规划中,目标可能是在年内(2025Q4)完成。

三、最终意图推测:与资本运作高度相关

是的,判断这与资本运作高度相关,可能性超过90%。 这几乎可以肯定是新一轮资本运作的“前奏曲”。

以下是几种可能性最大的意图推演,按概率排序:

可能性一:为“资产置换”型重组铺路(概率最高)

·         情景:这是当前市场对深振业的最大预期。深圳国资欲将深振业传统的房地产资产置出,同时将优质的新质生产力资产(如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例如传闻中的“新凯来”相关资产)或消费类资产(如深圳免税集团资产)置入。

·         为何需要复核:无论是置出还是置入,都需要对交易标的进行极其公允的评估。尤其是置出房地产资产,若估值偏低,易被质疑“国资流失”;置入新资产若估值偏高,则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复核是为了让这场“等价交换”或者说“溢价交换”在程序和实质上无懈可击。

可能性二:为重大资产出售或剥离回血

·         情景:深振业主动出售部分质量尚可的资产包,以回笼大量现金

·         为何需要复核:为公司转型提供资金,或是为了美化资产负债表,降低负债率。复核可以确保资产卖了个“好价钱”,向股东和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同时也满足国资监管的苛刻要求。

可能性三:作为注资或投资的计价依据

·         情景:深振业以其持有的部分资产作为出资,与其他方成立合资公司或进行投资。

·         为何需要复核:确保公司投入的资产作价公允,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

四、结论:资本运作发令枪已响

1.     高度相关:此次资产评估复核与资本运作高度相关,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财务行为,而是一个关键的前置程序。

2.     意图明确:最终意图是为即将到来的重大资产重组或资产处置提供无可争议的价值依据,扫清程序上的障碍,确保交易快速、合规地推进。

3.     时间窗口:结合深圳国资2025年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的目标和特区建立45周年的时点,2025年第四季度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资本运作窗口期。

投资者视角
这应被视为一个积极且重要的信号。它表明深振业的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深圳国资)正在积极行动,而非被动等待。虽然“荣耀借壳”已被证伪,但“新凯来”或其他科技资产注入的可能性正在大幅提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后续进展,如公司董事会换届、停牌公告等,这些将是资本运作进入实质阶段的更明确信号。

我问2:这些会不会是国资常规的动作,而并不是要搞资本运作?

DS答:根据你提供的深振业集团最新招标公告以及相关背景,我的分析是:这确实很可能超出了常规国资管理动作,指向潜在的资本运作意图。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为你解释原因。

国资资产评估的常规操作

首先,国有企业对资产进行评估,确实有其常规管理需求和相关规定要求:

·         合规性与监管要求: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国有企业发生特定经济行为(如资产转让、产权变动等)时,通常需要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8。这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交易价格公允。

·         常规管理动作:国资委及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资产审核与评估,这可以视为一种常态化的监管手段,目的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估流程通常包括报告阶段、审核阶段、公示阶段和备案阶段4。

·         评估复核的常见情形:在国有资产交易中,如果之前年度的评估存在不合规情形,可以通过复核报告来弥补流程缺陷;或者当产权变动交易的任何一方对评估结果有异议时,也可能会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复核8。

因此,如果深振业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国资监管的要求,进行资产评估或复核,理论上并不稀奇。

本次评估复核的异常信号

然而,结合你提供的招标公告和深振业的特定背景,本次操作显示出了一些非常规的、值得关注的信号

1.     强调“资产处置”与“决策支撑”:招标公告中多次明确指出,评估复核报告将作为“资产处置的核心依据”,并为“资产处置最终决策提供双重专业支撑”8。这种强烈的指向性措辞,远超一般的资产盘点或合规性检查,强烈暗示有具体的、重大的资产变动(如出售、剥离、注入、置换等)已在筹划议程上。

2.     复核的深度与独立性要求:公告要求对第三方评估报告进行“合规性、合理性、准确性及完整性”的独立复核,并要“识别潜在问题、风险或瑕疵”8。这种深度复核通常发生在对初始评估结果有较高确定性要求、且该结果将用于重要交易的场合,旨在确保其无懈可击,经得起内外部审查

3.     深圳国资的改革传统与资本运作倾向:深圳市国资委在资本运作方面历来较为活跃和果断。回顾历史,深振业曾是其捍卫控制权的重要平台57,也曾通过资产转让为其纾解资金压力1。在当前国企改革深化和提升资产证券化率的背景下,深圳国资有动力也有经验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国资布局。

4.     深振业的“壳”资源价值与转型压力:作为深圳国资旗下的上市平台,深振业自身也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其传统的房地产业务面临转型压力,同时它也被市场视为潜在的“壳资源”或资产整合平台。在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或引入新主业前,对现有资产进行彻底摸底和公允估值,是必不可少的前置步骤。

如何观察后续进展

判断这是否是资本运作的前奏,你可以密切关注以下信号:

·         后续公告:关注深振业是否会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重大投资、股权变动等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或者是否进入停牌程序。

·         深圳国资的动态:留意深圳市国资委或其他深圳国资上市公司是否有相关的资产整合动作、政策动向

·         评估结果的应用:观察此次评估复核完成后,其结果是否被迅速应用于某项具体的交易方案中。

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不能100%排除这是极端严谨的常规国资管理的可能性,但结合招标公告中强烈的“资产处置”导向、复核的深度要求、深圳国资的历史风格以及深振业自身的平台定位来看,此次资产评估复核是为后续资本运作(如重大资产出售、置换甚至注入新资产)做准备的迹象相当明显

这更像是资本运作“发令枪”响前,为确保起跑合规、精准而进行的最后“校准”

希望这些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深振业的此次动作。请记住,投资决策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信息,以上分析仅供参考。

我问3:

 1)深振业在未停牌、未公告任何并购重组的情况下,开展全面的资产评估及复核,是不是反映出时间紧迫性?

2)深振业开展资产评估及复核,是不是可以推断出要置换出房地产业务?是不是可进一步推理出置入的几乎肯定不会是房地产业务?
3.假如1和2的推理成立,基于时间紧迫性,可以推理:
1)置入资产应该业已开展资产评估(股权评估)

2)荣耀ipo辅导会不会是瞒天过海,最终和振业资产评估同步推进,最终注入深振业。
3.如果不是荣耀注入,其他潜在注入的科技资产有哪些?公司已有什么相关动作?

请谨慎、客观、理性分析上述每一步推演的合理性及可能性,并予以详尽解答

 

DS答: 关于深振业(000006)近期进行的资产评估及复核工作,结合其可能存在的资本运作意图,我来逐步分析您提出的几个问题。我的分析将基于公开信息、市场惯例和逻辑推演,并会明确指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合理的推测,以及不同情况下的可能性。

一、评估复核是否反映时间紧迫性?

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间上的紧迫性和较强的计划性。

·         常规操作与非常规信号:上市公司进行资产评估是常有的事,例如为了财务报告目的(如深振业定期对存货进行评估1)、资产转让或抵押等。但此次深振业的特点在于“对第三方出具的评估报告进行独立复核”,并强调要“识别潜在问题、风险或瑕疵”,为“资产处置最终决策提供双重专业支撑”[citation:11]。这种“双重验证”模式通常用于对评估结果高度敏感、不容有失的重大交易

·         政策窗口期:深圳市国资委曾提出“2025年国企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60%”的目标,并强调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5。若有相关计划,四季度往往是关键的执行窗口期。

·         结论:因此,在未停牌、未公告的情况下先行启动严谨的复核程序,可能暗示公司正在为某项潜在的、有时间要求的重大决策(不一定是重组,但重组是可能性之一)准备关键的前置条件,旨在确保一旦决策启动,评估基础坚实可靠,节省后续时间。

二、是否可推断要置换出房地产业务?并进一步推断置入非房地产业务?

推断“置换出房地产业务”是合理的,但“几乎肯定置入非房业务”是高度可能而非绝对。

·         置换出房地产业务的合理性

o    行业背景:房地产行业持续承压,深振业业绩也受到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5.24亿元)5。

o    政策导向:国企改革政策强调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8,房地产目前显然不属于深圳国资要大力发展 的“优势业务”。

o    公司动向:深振业在2023年年报中明确提出向前瞻性产业转型5。出售或置换出传统地产业务,符合逻辑。

·         置入资产几乎肯定非房地产

o    逻辑支持:若仅是为了置换出房地产资产,大概率是为了置入更能体现“新质生产力”的资产,符合深圳“20+8”产业集群政策方向(如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8。

o    理论上的其他可能:理论上存在置入其他房地产相关资产的可能性(例如保障房、产业园区运营),但这与转型科技的大方向不符,且无法解决地产行业根本性挑战,故可能性很低。

o    结论置入非房地产业务的可能性远高于置入房地产业务。可以基于现有信息做出这个大概率判断。

三、若前两点成立,基于紧迫性可以推理出什么?

如果认可评估复核的紧迫性及业务置换的指向性,那么您的进一步推理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不确定性。

1.     置入资产应已同步开展评估:可能性高

o    逻辑上,如果是一场资产置换,对拟置入资产的评估和对拟置出资产的评估复核需要同步或接近同步进行,才能在交易方案中确定合理的对价。深振业此举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暗示着另一侧的评估也在进行中。

2.     荣耀IPO是“瞒天过海”,最终注入深振业:可能性低

o    荣耀IPO进程明确:荣耀终端已正式启动IPO辅导进程6,这是一个公开且严肃的资本运作路径,撤销IPO转向借壳的成本和声誉影响较大。

o    官方否认:荣耀官方和深振业均多次否认过借壳传闻3。

o    监管环境:当前监管层鼓励IPO常态化,对“借壳上市”的监管与IPO等同,借壳的套利空间和必要性已大不如前。

o    结论:虽然不能100%排除任何可能性(如遇IPO政策重大变化或意外受阻),但仅就目前可见信息,荣耀注入深振业的可能性较低。将其IPO解读为“瞒天过海”更像是一种市场猜测,缺乏实据支持。

四、若非荣耀,其他潜在科技资产及公司动作?

如果置入资产不是荣耀,那么深圳国资体系内还有其他优质的科技资产可供选择,深振业也确实有一些相关动向。

 

 

 结论与理性展望

1.     关于评估复核:深振业此次评估复核确实不寻常,强烈暗示其可能正在为一项重大且时间要求较高的资本运作(如资产置换)做扎实的前期准备。将其解读为“常规动作”可能低估了其重要性。

2.     关于业务置换推断公司有意置换出房地产业务是高度合理的。在此基础上,置入资产大概率属于非房地产业务,特别是符合深圳“20+8”产业政策的科技类资产。

3.     关于荣耀注入:基于荣耀已进入IPO辅导阶段和多次的官方否认,目前看其借壳深振业的可能性较低。“瞒天过海”的戏剧性推测缺乏证据支持,投资决策不宜过度依赖此假设。

4.     关于其他科技资产新凯来技术因其人事关联和政策契合度,是目前看来可能性较高的标的。深开鸿、深圳湾科技等也存在可能性。深振业近期的管理层调整、财务出清和战略表述,都与重组预期相呼应。

最终,所有这些分析和推测都需要后续的公告来验证。建议您密切关注:

·         深振业A的官方公告(特别是关于重组、停牌等的公告)。

·         深圳国资的相关政策动向和整合步伐

·         潜在标的资产(如新凯来)的资本动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