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约4.74万亿元投向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直投股票规模达3.0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增约1万亿元,险资权益配置正稳步增长。
有业内分析指出,政策引导与权益市场回暖共同推动险资“长钱长投”落地,机构偏好从久期匹配和收益改善出发,重点向价值股、盈利绩优和高股息标的倾斜。行业调查也显示,多数险企将股票列为下半年首选配置方向。
股票直投金额同比增长近万亿元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机构已将约4.74万亿元资金投向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其中,直投股票的规模为30686亿元,证券投资基金规模达到166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保险资金对股票的直接投资金额大幅增长约1万亿元。
具体来看,2024年二季度末,财产险公司及人身险公司直投股票部分账面余额分别为1370亿元、1.94万亿元,合计约2.1万亿元。在过去一年万亿元增幅中,2024年下半年增长约36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增长约6400亿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2025年二季度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35万亿元,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2.6万亿元。
从险资大类资产配置情况来看,股票配置比例上升。中泰证券研报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配置占比中,银行存款为8.6%,较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股票为8.8%,较一季度提升0.4个百分点。
从权益资产整体配置情况来看,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对股票与包含非权益型在内的基金合计配置4.73万亿元,占比13.5%。上半年股票、基金、长股投权益规模共提升约9000亿元。
业内分析指出,股票直接投资金额显著上涨,一方面得益于险资存量权益资产账面增值。华创证券研报统计显示,上半年权益市场活跃,助力险资实现保值增值。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累计3.74万亿元。从上半年资金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截至二季度末的资金余额较上年末增加2.98万亿元。险资运用余额变动与期间原保费之比的转化率达到79.7%,权益市场景气度提升助力险资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在政策引导下,险资主动配置权益资产动作频频。去年以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等多个政策文件陆续印发。其中,对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的调整明确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今年7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多措并举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正加速落地。从截至今年上半年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来看,合计总额已达2220亿元。今年新获批的机构中,泰康资产旗下的私募基金泰康稳行已于6月完成首笔投资交易,太保资产出资设立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股权基金也于7月成立并进入运行阶段。
险资关注“价值股”“绩优生”
有机构分析指出,由于债券、非标市场较难满足当前久期配置需求,增配权益将成为险企未来资产配置主要方向。
长江证券分析师吴一凡表示,由于没有明确的到期日,权益资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久期匹配的作用;其次,理论上权益资产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率;此外,当前险资增配权益资产的堵点正在疏通。“我们看到无论是资本市场建设方面,还是保险行业自身的监管政策都给予了大量支持,低利率环境下增配权益资产将是保险资金的必然选择。”
从配置行业倾向来看,更适合长期持有的权益类资产预计将更受关注。吴一凡认为,其中两大类资产将受到险资青睐,其一是拥有资源、牌照等特殊优势,盈利能力与宏观周期关联度较低,具备稳定ROE的“价值股”,如水电、高速、电信运营商等行业;另一类是盈利具备较强周期性的行业,如煤炭、石化等行业,在估值底部、周期底部或上行期也能为险资提供较为稳定的投资回报。
此外,高“性价比”行业也将备受关注。“从险资重仓行业来看,相对静态股息率或是估值,更突出的特征是具备较高的ROE/PB。”吴一凡预计,在险资增配的过程中,类似银行、煤炭、保险、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可能更受欢迎。
从目前险资持股情况来看,持股市值超亿元的重仓股中,银行、通信仍为重点。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险资二季度持股“全景图”渐次展现。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25日,险资二季度共现身229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241.71亿股,合计持股市值达2450.45亿元。其中,100只个股持股数量超千万,平安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持股数量居前,险资分别持有112.45亿股、31.90亿股、10.97亿股。从险资持股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资本货物、材料、技术硬件与设备,分别有45只、41只、23只。
从持股市值来看,截至8月25日,147只个股险资持股市值超亿元,平安银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持股市值居前,分别为1357.29亿元、170.37亿元、85.00亿元。
从持股比例来看,截至8月25日,22只个股险资持股比例超5%,平安银行、南玻A、农产品持股比例居前,分别为57.95%、33.15%、29.97%。
“由于负债端成本维持刚性,保险公司亟需增配权益等资产应对利差损风险,险资具备入市的动力。”五矿证券分析师徐丰羽表示。
下半年股票或为首选投资资产
展望后市,保险行业仍看好股票作为下半年首选的投资资产。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日前公布的2025年下半年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包括36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和86家保险公司在内的共122家受访保险机构中,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各类资产配置比例与2025年初基本保持一致,部分保险机构有可能适度或微幅增加股票和债券投资。资产配置偏好方面,股票为下半年保险机构首选的投资资产,其次是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
此外,多数保险机构对下半年A股市场持较乐观态度,下半年保险机构更为看好沪深300相关股票,看好医药生物、电子、银行、计算机、通信和国防军工等行业,关注人工智能、红利资产、新质生产力、高分红高股息和创新医药等投资领域,认为企业盈利增速是影响下半年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还显示,保险机构对下半年宏观经济和宏观政策的信心较为稳定。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GDP增速在4.5%到5.5%区间,人民币汇率呈现稳中升值趋势,需重点关注出口、消费、财政政策和房地产投资等领域。宏观政策方面,多数保险机构预期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重点关注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以及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财政政策预期将更加积极,整体偏向扩张,希望能够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或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保险公司具备加仓的内在诉求,即‘利率低位+资产荒’下固收配置收益率下降,以及未来分红险占比提升。”国金证券分析师舒思勤等人认为,叠加监管鼓励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险资加仓股票将持续,其预计全年二级权益配置比例将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对应增量资金将达万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