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7 21:56:50 股吧网页版
30.67万亿!银行理财交稳健增长“期中答卷” 固收类产品挑大梁
来源:北京商报

  银行业理财市场2025年中“成绩单”正式揭晓。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最新披露,截至6月末,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长7.53%;上半年全市场累计新发产品1.63万只,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14.18%。这份“期中答卷”中,固收类产品仍以超过97%的占比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固收类产品挑大梁

  从产品结构上看,银行理财市场的绝对C位仍是固收类产品。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达29.81万亿元,在30.67万亿元总规模中占比97.2%,尽管这一比例较年初微降0.13个百分点,但仍是投资者的绝对首选。与之相对,混合类产品占比2.51%,权益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合计不足0.1万亿元,合计占比不足0.3%。

  从已披露半年报的机构实践来看,这一结构得到充分印证。7月27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平安理财、浦银理财、华夏理财、苏银理财、恒丰理财、青银理财6家理财公司存续固收类产品占比均超99%。

  具体来看,恒丰理财2075.41亿元存续规模中,固收类产品占比99.93%,混合类产品仅有3只,贡献了0.07%份额;华夏理财近1万亿元存续规模里,固定收益类占比99.86%,19只权益类产品规模7.72亿元,占比仅0.08%;平安理财、浦银理财的固收类产品数量分别达1402只、1417只,占比99.76%和99.82%,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及衍生品类产品合计占比不足1%;即便是6家机构中混合类产品占比最高的苏银理财,其固收类规模也仍达7420.66亿元,占比99.56%,60只混合类产品占比仅0.43%。

  募集端的数据更凸显市场对固收类产品的偏好。浦银理财上半年2.39万亿元募集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固定收益类产品;华夏理财新发产品募集近1.44万亿元,固收类占比99.99%,仅2只权益类产品募集1.59亿元;苏银理财虽发行1只混合类产品,但募集金额仅8.27亿元,而固收类产品募集规模是混合类产品的千倍之多。

  为何固收类产品能持续“霸屏”?“这反映了市场上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偏好仍然比较保守。”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金融市场波动持续的大背景下,固收类产品由于其相对较低的风险和稳定的回报,成为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择。来自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也显示,在1.36亿理财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比98.66%,其中稳健型(二级风险偏好)投资者达33.56%,构成市场主力军。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则补充道,银行理财以“固收主导”为特征,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机构客群多以中低风险为偏好,另一方面银行在中低风险财富增值类产品方面确实更有优势,而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则面临基金、券商等更为激烈的市场化竞争。

  对于未来多元化路径,业内认为需“稳扎稳打”。王蓬博建议,金融机构可以考虑推出更多样化的混合型产品或是在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上进行创新,通过结合不同的投资策略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需求,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做好分类营销和服务。

  非持牌银行自营理财明显收缩

  自2019年6月首家理财公司开业至今,理财公司走过了六年的发展旅程,曾走过初创期的蓬勃发展,也经历过“破净潮”“赎回潮”的风暴洗礼。今年2月,浙银理财正式开业,持牌理财公司阵营扩容至32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32家理财公司管理的存续规模达27.48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升至89.61%,较年初提升4.44个百分点,行业专业化转型成效显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持牌中小银行自营理财规模加速收缩,截至6月末,银行机构(不含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规模为3.19万亿元,存续规模同比减少24.04%。

  翻看过往报告不难发现,持续新发产品的银行数量确实在明显收缩。2023年,全国新发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数量有228家,2024年则缩减至179家,今年上半年,继续收窄至132家。从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间,有存续理财产品的银行机构数量也从258家降至194家。

  在理财公司占据八成市场份额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如何通过差异化布局参与竞争?王蓬博表示,中小银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寻找差异化的竞争路径。他建议,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和服务灵活性,专注于开发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特色理财产品,或是加强与理财公司的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和解决方案来吸引特定客户群体,从而实现在细分市场的突破。

  而对于部分中小银行来说,退出主动管理领域,转向代销模式,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苏筱芮指出,非持牌中小银行自营规模收缩为大势所趋,近两年,中小银行已逐步切入理财代销业务,不断丰富理财代销产品货架;除此之外,也可考虑发力高净值客群综合财富管理服务、用AI技术针对细分客群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等来参与市场竞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